【最全】2025年航空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附業務布局匯總、業績對比、業務占比、業務規劃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航發動力(600893.SH);中航重機(600765.SH);三角防務(300775.SZ);廣聯航空(300900.SZ);愛樂達(300696.SZ);邁信林(688685.SH);安達維爾(300719.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上市公司業務布局;上市公司業績對比
航空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匯總
這些航空零部件上市公司在行業內各有側重、優勢顯著。中航高科聚焦航空新材料研發生產與高端智能裝備制造;航宇科技擅長高端環形鍛件,在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領域技術領先。航發控制是發動機控制系統的關鍵供應商。航天電子專注航天測控、通信導航等電子設備;烽火電子布局航空通信與應急救援;四創電子提供雷達系統解決方案。中航機載整合航電、機電等機載系統;中航成飛是航空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的重要力量;應流股份在精密鑄造,尤其航空發動機葉片制造上實力強勁;航天電器專注高端電子元器件。它們共同構建起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的堅實產業基礎,推動著行業技術進步與發展。


航空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情況
航空零部件企業公司營收與毛利率差異顯著。航發動力營收最高,超400億元,毛利率卻最低,不足10%,因其業務含發動機整機,規模大但盈利空間窄。邁信林毛利率超60%,居首,營收僅4.8億元,聚焦高附加值精密部件。北摩高科、三角防務毛利率超40%,營收中等,業務集中核心部件。中航高科、中航重機等營收較高且毛利率超30%,平衡規模與盈利。愛樂達、航發科技等毛利率較低,營收規模也偏小,業務側重基礎零部件或競爭較激烈領域。


航空零部件產業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對比
航空零部件公司2024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差異明顯。中航高科以17.21%居首,盈利能力突出;航宇科技緊隨其后,達10.82%,表現良好。三角防務、邁信林、應流股份等在6%左右,處于中等水平,盈利穩定性尚可。中航重機、航天電器等在5%上下,盈利能力一般。中航成飛、航發科技等低于5%,盈利表現較弱。中航機載及以下公司收益率持續走低,航發動力僅2.17%,北摩高科不足1%。愛樂達及之后公司收益率為負,廣聯航空-3.31,烽火電子-8.3%,四創電子、航新科技均低于-12%,虧損態勢明顯,盈利能力亟待改善。

航空零部件產業上市公司區域布局對比
航空零部件企業區域布局呈現明顯集聚特征。長三角集中了中航高科、航發控制等多家企業,側重復合材料、發動機控制等領域;西南聚集航宇科技、中航成飛等,主攻鍛件、整機及結構件制造;西北有航發動力、三角防務等,專注發動機及大型鍛件;京津冀分布航天電子、北摩高科等,聚焦電子設備與剎車系統;東北以廣聯航空為代表,參與大飛機部件研制;珠三角有航新科技,側重維修服務。各區域依托產業基礎形成差異化優勢,共同構建航空制造網絡。


航空零部件產業上市公司航空零部件業務業績對比
國內企業在航空零部件業務的專注度和收入上差異明顯。安達維爾、愛樂達、航新科技、中航高科、廣聯航空專注度極高,占比超99%,其中中航高科收入達48億元,航新科技17億元。航發控制、航天電子、中航機載專注度超80%,收入較高,航天電子達118.2億元。航宇科技、應流股份等占比70%左右,航宇科技收入44.2億元。北摩高科、三角防務占比60%,收入約3至9億元。四創電子、航天電器占比40%至50%,烽火電子、中航重機等占比低,航發動力僅8%,收入13.64億元。

航空零部件產業上市公司業務規劃對比
中航高科聚焦航空新材料,擬提升產能、拓展民用航空與低空經濟領域;廣聯航空短期穩固基本面,依托多地產能釋放,拓展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業務;航宇科技募資金擴產,境內外市場“兩翼齊飛”,布局新興賽道;航發動力健強協同發展布局,強化科研、保障等工作;航發控制等企業也各有規劃,如航天電子或深化航空電子技術應用,北摩高科拓展剎車系統業務等,共同推動航空零部件業務前行。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航空零部件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航空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半掛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航空零部件行業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