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船舶運輸發展規劃
2010年前后,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區域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將為內河航運帶來巨大的運輸需求,內河航運在繼續保持傳統貨物運輸不斷增長的基礎上,集裝箱、油汽品等高附加值專業化貨物運輸將呈現高速發展態勢。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特征將日益明顯,資金、資源、人力等生產要素的聚集和流動,將帶動區域客流、貨流對運輸的需求,要求一體化的區域交通系統與之相適應。這一趨勢,將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水運業的進一步發展。
四、大陸與臺灣實現“三通”對浙江省水路運輸的影響
(一)浙臺經貿發展現狀
2003年,浙江省對臺貿易總額達到25.72億美元,占全國對臺貿易總額的4.4%,居全國第五;占全省外貿額的4.19%。同年江蘇、上海對臺貿易額分別為130.8億美元和74.1億美元,浙江省對臺貿易僅占兩省一市的11.1%。浙江省對外貿易形式以一般貿易為主,而兩岸貿易的主要形式為加工貿易。因此,在長江三角洲兩省一市中浙江省的對臺貿易相對較弱,產生的貨運量也不大。
(二)浙臺海上通航現狀
海峽兩岸尚未開辟海上直航通道,兩地間的航運以“兩岸三地”的形式出現,本省航運企業尚未參與海峽兩岸的海上航運業務。2003年,寧波、嘉興、溫州和臺州港開展了對臺貨物的裝卸轉運業務,吞吐量83萬噸,占全省外貿貨物吞吐量比重不足1%。浙江對臺運輸貨種主要是輕工醫藥產品、化工原料及制品、鋼鐵、水泥、機電產品等,只有寧波港有對臺集裝箱運輸業務,2003年吞吐量為1.63萬TEU。長三角地區對臺貿易運輸量主要集中在上海港,約占長三角的90%以上。
(三)兩岸“三通”對浙江省水路運輸的影響
盡管兩岸實現“三通”困難重重,但浙臺經貿關系仍會穩定發展,這是兩岸民心所望。一旦實現“三通”,浙臺經貿和航運都會迅速發展,對浙江發展對臺運輸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浙臺間貨流和航線布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可形成多條直達班輪航線和不定期航線。寧波-舟山港將發揮主導作用,并引發聯動效應,擴大浙江沿海港口與臺灣港口的往來,形成浙臺間投資、貿易和航運的良性互動。
(四)浙江省在“三通”條件下的航運前景
浙江省的機電、服裝及小商品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是浙臺間的集裝箱貨源。浙江省作為我國重要的化工業聚集地,寧波的鎮海石化、嘉興的陳山石化、臺州的液體化工廠等是臺灣化工品主要的進口商,因此浙臺間化工品運輸的前景較好。浙江省有豐富的礦建材料資源,是臺灣需要的貨物。因此,集裝箱、干散貨、液體化工品將是浙臺間的主要貿易和運輸貨類。浙江省的航運企業可采取合資、合營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對臺運輸市場。
五、浙江省社會經濟發展
(一)浙江省經濟發展規劃與產業布局
浙江省從本省實際出發,在實現“兩個率先”戰略目標指導下,提出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
目前浙江省沿海、沿江、沿杭州灣地區已經形成了四大產業基地:以寧波鎮海、北侖、大榭大型石油化工區,金山石化區等構成環杭州灣的石油化工基地;以沿海一批大型港口火電、核電為核心的沿海能源基地;以沿海港口城市為依托的鋼鐵工業基地;以及以沿海、沿河形成的船舶工業基地。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發展機遇下,隨著浙江省經濟結構的提升和戰略性調整,還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
根據國家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總體部署,開發大港口,建設大通道,發展大物流,浙江省加快了寧波-舟山深水港口資源的整合,共同構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大宗散貨中轉運輸系統和長三角戰略物資儲備基地,這些都將有利地支撐浙江省國民經濟的發展。
(二)浙江省政府職能的轉變
黨的十六大以來,浙江省政府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從思想觀念,管理方式上增強改革和創新意識。
主要表現在:一是確立了市場導向理念,在經濟宏觀調控中善于運用市場配置資源,發揮市場機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二是確立規劃導向理念,省政府非常重視規劃的作用,交通領域就先后完成了《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浙江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三是確立信息導向理念,重視利用信息手段引導市場、監測市場;四是確立政策導向理念,重視專項政策的研究、制定,并重視政策之間的有效銜接;五是重視法規體系建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政府職能的轉變有利于船舶運輸發展環境的建設。
(三)浙江省船舶運輸法制化的建設
2003年1月1日起,浙江省施行了第一部水路運輸地方性法規——《浙江省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簡稱浙水條),就適用范圍、經營資格審批、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為更好地貫徹實施《浙水條》,浙江省交通廳還發布了《浙江省水路運輸經營資質管理工作規程》等11個配套的規范性文件。此外,省人大和省政府有關部門、省交通廳編寫出版了《<浙水條>釋義》,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實施《浙水條》的法規配套體系。這一體系的頒布實施,切合浙江水路運輸的實際,標志著浙江省水路運輸的法制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為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高效廉潔的水路運輸管理體系,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水運市場體系,促進浙江水路運輸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