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文化旅游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加速培育文旅新業態【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曲江文旅(600706);新華聯(000620);鋒尚文化(300860);三湘印象(000863);宋城演藝(300144)等
本文核心數據:廣東省文旅產業代表性政策;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發展主要指標;廣東省旅游住宿單位接待過夜游客情況
政策聚焦于文旅復蘇及培育新業態
為應對疫情對旅游業帶來的持續性影響,實現“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廣東省從供需兩側疏通旅游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從供給側,廣東通過政策扶持、資金補貼、鼓勵銀企合作等方式,減輕旅行社、A級旅游景區、文化藝術院團、演出場館等文旅企業的生存壓力,從需求側,通過消費券形、惠民券等形式,鼓勵消費者參與文旅活動,同時,做好革命遺址的保護工作、提升文旅景區和項目的基礎設施,為廣東省文旅產業長遠發展儲備資源。

2021年11月,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加快培育“文旅+”“+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以特色村鎮、精品線路、鄉村民宿等為重點,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項目。一批世界級標志性景區景點、精品線路、文旅企業和示范區、活動賽事的落戶,也將陸續“點亮”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文旅布局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文化和旅游業快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旅游總收入和旅游外匯收入等主要指標連年位居全國第一。經統計部門核定,廣東省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364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6227億元,約占全國1/7,連續18年居全國首位;占全省GDP比重從2015年的5.01%,增長到2019年的5.77%。全省旅游總收入從2015年的908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5158億元;接待過夜游客從2015年的3.62億人次,增長至2019年的5.31億人次。
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旅游業受到重創,游客人數大幅減少,2020年,廣東省旅游人數縮減至2.31億人,2021年稍有恢復,游客數量增長11.46%至2.57億人。

注:截至2023年2月,廣東省文旅部暫未公布2022年數據,預計于2023年5月公布。
再從廣東省景區布局來看,截至2022年,廣東省共有597個A級景區。從景區等級分析,數量最多的是3A級景區,共有377個,占比63%,其次是4A級景區,共有192個,占比32%,5A級景區共15個,包括廣州市長隆旅游度假區、深圳市華僑城旅游度假區、陽江市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游區等。
從景區評定時間來看,2020年和2021年是廣東省景區發展的高峰期,分別新增88、95個A級旅游景區。2021年,廣東省評定19家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7家4A級旅游景區、7家省級旅游度假區,推出首批5家省級旅游休閑街區,3個鎮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7個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文旅融合的“四梁八柱”不斷鞏固。

智慧文旅等將進一步豐富文旅場景
結合廣東省政策來看,廣東省文旅行業主要呈現智慧文旅、區域合作、夜間文旅、業態融合等趨勢,具體內容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文化旅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文化旅游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文化旅游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文化旅游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