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箱包制造行業發展現狀與2019年發展趨勢 技術提升明顯,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組圖】
箱包是對以皮革、人造革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各種用途箱、包(袋)的統稱。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居民出行要求以及服飾搭配需求升級下,對箱包的需求擴大,我國箱包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市場集中度仍舊較低,未來在政策支持下,我國箱包行業向著產品多元化和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箱包產品種類繁多,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箱包制造,指全部或大部分用皮革、人造革、合成革為材料,或者以塑料、紡織物為材料,制作各種用途的皮箱、皮包(袋)或其他材料的箱、包(袋)等的生產活動。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7),中國把箱包制造行業歸入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國統局代碼C19)中的皮革制品制造(C192),其統計4級碼為C1922。。
目前箱包產品按照國際協調制度編碼(HS編碼)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皮革制箱包、塑料或紡織材料制箱包以及其他面料制箱包;按照款式可以分為:手袋、單肩包、斜肩包、錢包、行李箱等;按照用途又可以分為旅行箱包、戶外運動箱包、休閑箱包、商務箱包、專業箱包和夾帶等。

箱包制造屬于輕工業產品制造,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家工業化進程中,輕工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中國輕工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箱包制造業的技術水平提高明顯。從行業專利申請和公開角度來看,根據Soopat網站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箱包行業專利申請量達到28195項,同比2017年增長3000余項;箱包行業專利公開量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箱包市場規模擴大
箱包除功能性用途外,目前在服飾服裝領域內可以進行廣泛的搭配,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日常使用,而這和我國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居民收入的提高促使居民出游意愿提升,對旅行箱包的需求擴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城鄉居民經過了從脫離貧困,解決溫飽,到邁向小康的曲折歷程,人民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消費水平和質量明顯提高。截至2018年底,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下,我國消費者箱包產品的需求擴大,市場規模不斷提升。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08-2017年我國箱包行業市場規模由767億元增加至1858億元,CAGR為10.4%,增速領先于全球5.4%的平均水平。2018年受全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GDP增速下滑的影響,前瞻測算,2018年,中國箱包行業市場規模為約為1942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較2017年有所下降。

行業向品牌化多元化發展
目前我國箱包行業發展較為迅速,消費者對箱包產品的需求擴大,同時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不僅對箱包質量要求有所提升,同時將更加注重產品品牌價值。2016年5月,國務院頒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旨在促進消費工業產品(箱包制造屬于輕工業產品)向高質量發展,對此提出“三品”戰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創品牌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品牌競爭力、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務體系、推進品牌國際化等。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技術發展和居民需求的多元化,箱包產品也越來越多元化,款式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消費者在選擇箱包的時候會考慮多種因素,需要配合自己所要出席的場合、所要搭配的服裝、所要辦理的事務等。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箱包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箱包制造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箱包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箱包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