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自動駕駛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發放量超100張【組圖】
2017年,繼國內繼新能源汽車之后,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被推上風口浪尖,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方紛紛出臺自動駕駛測試相關政策。因此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自動駕駛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發放量越來越多,截至2019年5月底,我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發放量合計超過了100張,溯其原因,這得益于國內車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最后從2018年落地情況來看,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加速落地配送服務、作業、載客、物流運輸四大領域。
自動駕駛系統是一種集感知、決策、控制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需要不同部件的相互協作。成熟的無人駕駛系統必將是多種技術相互結合的結果,各類技術發揮相應的作用解決不同的狀況,共同協作從而保證無人駕駛能夠面對各類天氣環境和道路狀況。
自動駕駛技術按照目前國際標準劃分為六級,目前能夠達到L3級自動駕駛的有谷歌、特斯拉,奧迪,URBER,百度等幾家企業,多數自動駕駛系統仍然停留在輔助駕駛上。

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發放量超100張
2018年4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試行規范提出省、市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具體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表達了中央政府對此事的支持態度。
2019年5月15日,工信部印發《2019 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將在年內制定乘用車和商用車自動緊急制動(AEB)、駕駛自動化分級、汽車信息安全通用技術等一系列標準。2017年12月18日,北京成為國內最先發放自動駕駛路測管理辦法的城市。

2018年3月1日,上海成為國內最先發布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城市。在國家政策層面上的大力推動下,截至2019年5月底,全國已有13個城市發放了約105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從城市發放牌照數量的角度來看,北京發放數量最高,共59張,占發放總量的比重為56%;其次是重慶,牌照發放數量為12張,占發放總量的11%。

車聯網技術的成熟讓自動駕駛實現云感知、云計算
傳統汽車是單獨的個體,而自動駕駛汽車實現了自身與外部環境的互聯互通,使得自動駕駛汽車變成了一個移動終端,而產生這一變革的關鍵就在于車聯網技術的成熟。車聯網技術使得自動駕駛汽車通過云端的高精地圖實現路徑規劃,同時將實時路況上傳,更新高精地圖,從而實現車與車、車與道路基礎設施的實時通信,更好的感知車、人、路的狀態。并且通過本地決策與云端決策并重的方式分析雷達、MEMS等傳感器獲取海量數據,然后通過執行單元控制車輛。

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加速落地四大領域
我國的無人駕駛是從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制出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開始的。目前,以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傳統 IT 企業、傳統車廠都逐步開始進入無人駕駛領域。其中,百度無疑是國內無人駕駛領域的領先者。
2018年,我國自動駕駛主要在物流運輸、配送服務、作業、載客四大領域實現落地。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包括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瑞士、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主要國家無人駕駛汽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