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車聯網行業技術發展和市場趨勢分析 企業強強聯合,構建互聯網汽車生態體系【組圖】
從發展趨勢看,傳感器、集成電路、操作系統等廠商推動了汽車智能程度的提升,而網絡運營商、芯片與模組廠商、終端設備商等加速了汽車網聯化的進程。
從參與主體看,車聯網對傳統汽車產業的影響主要為參與主體數量增加和影響擴大,一方面是更多的消費類電子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加入到汽車產業鏈中,汽車零部件和主機廠數量增多;另一方面是汽車電子和軟件在汽車產業中的重要性增加,為傳統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帶來影響。
從產業結構看,可提供諸如V2X碰撞預警、盲點監測等功能的創新企業開始加入到汽車廠商的一級、次級供應商名單中,部分ICT企業開始在汽車產業布局。其次,在傳統汽車垂直產業體系中位居上游的芯片企業、車載顯示等關鍵零部件企業重要性日益顯著,并開始向汽車廠商的次級、一級供應商地位躍升。

一、傳統汽車產業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和信息通信技術,漸進式推動自動駕駛發展
傳統汽車廠商在資金體量、汽車制造設計上具有明顯優勢,也有成熟的供應銷售鏈和生產線,商業化落地也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但傳統汽車因需考慮產品銷量利潤的保障與技術研發推進之間的有效平衡,多數采取了由L1至L5逐級商業化產品和直接進入L3/L4級技術產品發展的并行發展策略。當前,一汽、長安、上汽、北汽、吉利和長城等國內汽車廠商均已組建研發團隊開展L1到L3級別自動駕駛的研發和測試,并制定了明確的未來發展規劃。

選取通用、福特、豐田、本田、現代、起亞、戴姆勒、大眾、吉利、奇瑞等傳統汽車廠商為檢索對象,統計近10年來上述企業在歐美和亞洲地區申請的車聯網專利中與智能化網聯化相關的專利占比情況,發現2012年至今,智能化網聯化專利占比逐年上升,由2012年前后的10%到2017年前后的30%,智能化網聯化專利成果的比重在5年間增加了三倍。該變化直接反映出國內外各大汽車廠商對車聯網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布局力度。

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專利統計發現,2012年至今,在該領域申請專利的企業實體申請人的數量由10個增至25個,人均專利數量由1件增至2.5件,汽車廠商參與智能駕駛領域專利布局的熱度和申請活躍度顯著提升。
二、新興汽車企業與互聯網公司成為汽車智能化增速發展的引擎
新興汽車企業發力智能電動汽車,注重“軟件定義汽車”。相對于傳統汽車廠商,新興汽車企業實踐創新的束縛少,決策機制更靈活,互聯網思維易于把握用戶體驗,在汽車增值方面有更多的嘗試空間,“軟件定義汽車”和“生活方式改變出行”是新興汽車企業最為突出的發展思路。
互聯網陣營的科技企業(如出行服務商等)有競爭汽車行業核心地位的可能。伴隨共享正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出行服務商通過云端的智能調度能力以及運營自動駕駛汽車帶來的低成本優勢,有望徹底改變傳統的汽車消費模式。出行服務商不僅可作為其他服務提供商進入乘車場景的接口,還擁有豐富的變現方式和極強的平臺優勢。出行服務屬于公共領域,當共享化出行成為趨勢,汽車廠商銷售消費級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模式將發生改變,出行市場的特質使最先取得網絡效應的企業擁有競爭的先機。
最具技術創新實力的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在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發、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既有優勢,積極布局自動駕駛領域。通過全球汽車智能化技術專利檢索發現,互聯網公司谷歌的專利申請活躍。進一步檢索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相關專利,發現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專利和以Uber為代表的新興汽車公司申請活躍,專利持有量位居全球前十。

到目前為止,全球范圍內谷歌公司的母公司Alphabet名下申請的自動駕駛相關專利達333件,合并同族后共計150余個專利族。

三、傳統汽車廠商與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強強聯合,構建互聯網汽車生態體系
自動駕駛汽車會用到傳感器、處理器、高精地圖、計算機視覺決策算法等技術,同時需要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的緊密配合,其復雜程度并不是單一技術和設備的拼接,多元化產品和多領域布局并非一家汽車廠商或供應商所能實現。展開來說,傳統汽車廠商、信息通信企業、互聯網企業都意識到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以及商業模式的發展是一個長期演進的過程,產業的跨界合作得到一致認可,強強合作的產業聯盟是這種趨勢下的最佳選擇,自動駕駛領域逐漸形成多方參與、競爭合作的復雜生態體系。
為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現信息通信企業、整車廠商的跨界合作,2018年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股東已經包含領域內具有顯著創新能力和投資實力的20余家龍頭企業,致力于智能網聯汽車工程和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等工作。在日本,為實現2020年前繪制出日本的3D道路地圖以及公共無人駕駛對公眾開放的目標,9家日本制造企業與地圖制造商Zenrin組建合資公司Dynamic Map Planning。在歐洲,奧迪、寶馬、戴姆勒聯合收購諾基亞HERE數字地圖業務,旨在通過集群智能技術推動高信息密度的地圖產品和服務形成開放、獨立的地圖及出行服務平臺。

傳統汽車廠商與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通過專利許可授權、合作研發、組建知識產權聯盟等方式開展技術合作。一種方式是專利許可合作:微軟與豐田汽車達成專利授權交易,其中涉及大量車聯網技術。專利許可協議將基于豐田和微軟強大的合作伙伴關系進行,包括以最著名的、基于微軟Azure云技術平臺的豐田大數據中心來展開合作。另一種方式是通過合作研發獲得聯合專利授權,例如寶馬和華為公司就汽車主動安全信息交互技術進行聯合專利申請。知識產權聯盟也是跨界合作的重要平臺,國際物聯網專利聯盟Avanci專利授權平臺將通信行業的專利池跨界帶入IoT行業,旨在使物聯網設備制造商們可以使用基本無線技術,加速物聯網的發展,同時側重互聯汽車的2G/3G/4G蜂窩技術授權。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車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車聯網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車聯網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車聯網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