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經濟學”:堅持“不刺激” 推動產業并購重組
1、“克強經濟學”下的行業兼并重組
2013年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指導意見》,在針對產能過剩方面,意見明確指出,對于實施產能整合的企業,通過探索發行優先股,定向開展并購貸款等方式,促進其實施兼并重組。
這是“克強經濟學”的最新體現,其以“不刺激、去杠桿、結構改革”為核心內容,其中“不刺激”政策劍指“行業產能嚴重過剩”。2008年金融危機后,中國啟動了規模為4萬億元的財政刺激計劃,雖然挽救了危機的蔓延,使得中國經濟平穩回到增長軌道上來,但因其產生的副作用催生了眾多投資拉動型行業產能嚴重過剩。
2013年以來,新一屆政府履新,盡管宏觀經濟持續放緩,但是中央政府“不刺激”的政策取向卻相當明確,這對于寄希望于中央政府推動另一個“四萬億”計劃的眾多投資拉動型行業不啻為致命的打擊,面對眾多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推動行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成為了中央政府首要選擇的政策措施。
在2013年5月以來,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行業并購重組的政策密集出臺。2013年5月16日,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出臺(2013)892號文,對產能過剩行業出以重拳,明確提出,把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電腦、船舶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作為2013年的工作重點。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會議指出:支持調整過剩產能,對整合過剩產能的企業定向開展并購貸款,嚴禁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違規建設項目提供新增授信;2013年6月27日-29日在上海舉行的2013年陸家嘴論壇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指出,按照中央“四個一批”的要求,對產能過剩行業,要區分不同情況,分別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推動調整過剩產能。
2、國內并購市場迅速發展
從日本化解產能過剩的歷史經驗來看,淘汰落后產能主要有四個途徑:產能置換、產品升級、生產線優化和并購重組。從結果來看,雖然日本有明確的政策方向和良好的市場機制,但是兩次大規模淘汰鋼鐵產能更多地是依靠市場和企業自身,行業并購重組成為了市場調節的主要手段。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