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應成為當今銀行業發展當務之急
外部環境壓力下的銀行業轉型路徑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分析,目前銀行業面臨幾大方面的外部環境壓力:
1)市場需求下降。當前全球經濟蕭條有待復蘇,國內經濟增速下滑,經濟蕭條減少信貸需求。實體經濟有效信貸需求不足,會導致大部分新增信貸由短期貸款和票據貼現融資代替長期限貸款,
2)伴隨的金融改革助推銀行業轉型。2012年以來央行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和浮動區間,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利率市場化情況下,銀行競爭加劇壓縮了息差,從而降低利息收入空間。
3)銀行生存環境變化壓力。最新的上市銀行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1季度商業銀行凈利增速普遍將較去年四季度放緩。有些銀行一季度凈利增速將從去年的20%-30%降至個位數,反映出環境因素變化對銀行盈利的影響。
4)監管加強。2013年以來,國家嚴控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規定房地產、投融資平臺貸款;對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其他表外業務加強監管,中間業務收入增長放緩。
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據目前政策和行業發展形勢,銀行業轉型可以遵循以下路徑:
1)多元化經營路徑。2012年金融業“十二五”規劃提出“繼續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一行三會”以及財政部等部門從完善規章制度和加強協調等多方面逐步強化了綜合經營監管,使得監管體系與商業銀行綜合經營逐漸匹配,為銀行業綜合經營奠定了制度基礎。
2)盈利模式轉變。即推動業務結構從資本依賴型向資本節約型轉變。為此,一是要合理配置信貸資源,提高資本配置效率。二是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加大不利用或少利用資本的中間業務對盈利的貢獻度,擴大中間業務收入。三是推進精細化經營,優化定價模式。四是提升品牌競爭力。商業銀行要重視服務和品牌的競爭,通過產品創新、渠道創新和服務創新,提高差異化競爭能力,把客戶價值作為終極目標來營銷和經營,提高客戶忠誠度。
3)改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可為中小微企業、“三農”、民生建設提供更多更高效的金融服務,并以此為突破口積極調整優化貸款結構、加快業務轉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