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十二五”經濟增長新引擎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基地建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文化產業最大的特點是以創意和知識為核心,一旦出現好的創意,即能快速切入市場,這對于創業期以及成長期的企業來說,應努力樹立本專業的權威地位,并通過不斷推陳出新來延長該專業的生命期。如當百度在僅靠收取技術授權費無法生存時,設立自己的網站,采用新的盈利模式——企業競價排名,這一重大轉變使百度獲得了巨大成功。
二、大制作產品盈利模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文化產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文化產業的一個顯著特征表現在其“新產品”開發的成本通常較高,而開發之后的邊際制造成本較低,此時,提高利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增加產品的發行數量。這種模式在文化產業中的影視、書刊、音像行業使用尤為突出。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基地建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美國好萊塢是成功實踐該模式的典范,好萊塢大制作影片都是高投入的大制作,情節內容符合大眾口味,加上其營銷宣傳的炒作,市場效果極好,在其剛進入我國市場的頭兩年,幾乎每部影片的票房都在6000萬元左右,《泰坦尼克號》更是在我國國內創下了3.6億元的票房神話。在此之后,我國的商業大片《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等也紛至沓來,它們也都保持著高投入高產出的趨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