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專題>2011:樓市之“傷”
2011糾結的購房人和心冷的開發商
前兩年,連菜市場的大娘都知道,只要買到房就能掙錢!如果誰在那時買了房,親朋第一反應就是“未來還得漲價,賺大發了”。但是現在,連售樓處的保安都知道,買房就是找不痛快。如果你現在買了房,親朋第一反應是“腦子讓驢踢了”。
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認為,2011年是樓市最冷的“冬天”。 正如一名資深地產人所說:“目前看不出這個冬天到底有多長。”
購房人——糾結
關鍵詞:貸款
從年初至今,央行曾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一段時間內的“月月調”,讓購房者貸款異常困難。剛需購房者小趙說:“部分商業銀行提高首套房貸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誤傷了我們。我買房是為結婚而不是投資,還貸壓力讓我的生活受到巨大影響。”
剛參加工作一年的小張算了一筆賬,首套房貸利率從7折上調到基準再上浮5%后,他的月供漲了400多元。“相當于每月的午餐費都還貸款了。”
關鍵詞:迷茫
現在到底該不該買房?房價會不會降?今年以來樓市的種種亂象,讓購房者非常糾結。家住天津河西區尖山附近的李先生,因兒子結婚想在周邊再購置一套二手房,可時機實在不好把握。“目前我正處于迷茫期,總擔心購房后房價繼續滑落。”
事實上,現在大部分購房者都很糾結。某樓盤置業顧問表示:“我們每天接待的客戶較多,有的能接待百余組,但真正登記買房的客戶,不到接待量的一半。”
關鍵詞:房鬧
2011年8月,北京某樓盤“直降6000元”,讓數周之前購房的老業主痛失數十萬。9月10日,該項目老業主連續兩天涌至售樓處,要求開發商給說法,最終導致震驚樓市的“流血事件”。11月,天津版“房鬧”在津塘公路附近某樓盤銷售中心上演。據了解,該項目開盤后銷售遇冷,采取小幅度降價,被激怒的老業主要求“補償”甚至“退房”。
“房鬧”事件,反映了購房者的艱辛。天津市民周女士表示,開發商應講究誠信,定價一步到位。“雖說市場有漲有跌,購房者應理性看待,可房子不是白菜,每平方米驟降幾百元,普通老業主誰也承受不起。”
開發商——心冷
關鍵詞:低價
小白樓15700元,老城廂精裝16500元。隨著下半年樓市價格戰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低價新盤走入人們視線,“定價接近成本”成為銷售人員最常用的措辭。
鏈家地產市場部經理王倩表示,到目前為止,2011年天津市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走勢平緩,除5月、7月外,均與去年同期持平,足見開發商在價格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就是所謂“以價換量”。河北區某項目營銷負責人坦言:“對于真正有意向購買的客戶,我們會給到接近成本的價位,因為現在有效客源實在是太少了。”
關鍵詞:差錢
低價促銷,反映出當前開發商“差錢”的現狀。環城四區某項目老總私下透露,目前銀行銀根緊,貸不出錢來;商品房存量居高不下,新增供應又不減,直接導致銷售乏力;項目搞促銷,徒增新的營銷費用,還不一定有效。“最后的結果便是差錢。”就連一向不贊同降價說的任志強也終于“妥協”,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地產金融年會上表示,在通脹壓力之下,貨幣政策收緊和土地集中供應,將在明年給房地產企業帶來不小的降價壓力。
隨著調控步步緊逼,不少非主營房地產的上市公司紛紛退出樓市。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日前江蘇九鼎新材發布最新公告稱,公司以7375萬元將“如歌花苑”項目50%的權益,轉讓給江蘇郡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轉讓后公司將不再持有“如歌花苑”任何權益。金種子、酒鬼酒、水井坊等多家酒企,也加入撤離房地產業務的大軍。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