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
第三節 發展策略
第十二條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集聚整合創新力量,優化配置科技資源,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鼓勵資源節約型產業的發展,努力形成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經濟體系。堅持加快發展和提升水平并舉,落實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及實施方案。重點發展壯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導產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增強福州、廈門、泉州等中心城市產業發展的國際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第十三條 優化區域格局,統籌城鄉發展
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資源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城市化模式,引導人口和要素向發展基礎較好、環境資源承載能力較強的東部沿海區域集聚,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一步提高人口和經濟集聚程度。在西北部貫徹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護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引導產業集中化和特色化發展,形成城市和中心城鎮帶動周邊農村地區發展的格局。加大對欠發達地區扶持力度,鞏固和完善對口幫扶和掛鉤幫扶工作機制,實現區域整體聯動、優勢互補。
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推動城鄉勞動力、技術、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流轉;健全城鄉基礎設施共同發展機制、城鄉公共服務均等供給制度、城鄉銜接的社會保障制度,促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以城帶鄉統籌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第十四條 打造中心高地,提升總體競爭力
整合優勢發展資源,強化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的分工協作,增強承載能力,打造具有強大輻射帶動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的中心高地,帶動提升海峽西岸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閩東北區域重點要完善福州省會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設平潭綜合實驗區,聯動周邊城市,強化綜合服務能力;閩西南區域應推動廈、泉、漳城市合作,發揮組合優勢,共同形成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高地。
第十五條 加快設施和通道建設,拓展內陸腹地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群空間合理布局和優化。建立完善的機場布局體系和港口布局體系,帶動城市群和灣區的發展;強化對外交通通道的建設,優先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區域干線,拓展區域腹地。
積極推動跨省區域合作。加快推進跨省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的經濟聯系和合作,強化與粵東北和浙南地區的產業對接,發揮對江西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的局面。
第十六條 深化閩臺合作,實現多領域對接
順應臺灣產業轉移和兩岸合作交流趨勢,充分利用兩岸產業發展的互補條件,把握國家賦予的對臺先行先試政策,按照建立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的要求,深化閩臺在經貿、航運、旅游、郵政、文化、教育、人才等方面合作與交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挖掘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兩岸共同文化內涵,增進兩岸同胞文化認同。加快平潭開放開發,對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范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完善兩岸直接“三通”基礎條件,提升城市群與臺灣地區的對接能力。
第十七條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宜居城市
加快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構筑與人民群眾需求增長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城市群綜合競爭軟實力和城市化質量;建設居住生活環境良好、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的宜居城市,營造吸引和培養人才的優良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從我國傳媒行業投融資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傳媒市場投...[詳細]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 劉帥:收藏!一文帶你看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經濟篇)
- 施馨童:【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北斗導航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