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產業研究札記——大連市(下)

一、區域特色產業
(一)旅游產業——空間軸上的“幸運之城”
大連位于遼東半島南部,三面臨海,地處暖溫帶地區,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全國聞名的濱海城市,中國北方的旅游避暑勝地。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大連擁有豐富的海濱資源和海島資源,擁有長達1906公里海岸線和170個大小島嶼,大連的濱海景區(景點)多達100余處,海濱風光是大連旅游資源的主體。
大連是首批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先后榮獲中國最佳旅游城市、中國休閑旅游示范城市、中國最佳旅游避暑勝地、全球宜居城市等稱號。現有477家旅行社(出境組團社72家),119家星級飯店(五星級10家、四星級26家)、老虎灘海洋公園和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等56個A級景區(5A級2個、4A級27個)。大連地理位置優越,臨近日韓、交通便利,與日本東京、大阪等9個城市通航,與韓國首爾等3個城市通航,日韓航線每周通航120多個班次。哈大高鐵58對/天,丹大高鐵12對/天。從時間看,與北京、首爾、東京幾乎在地理空間的一條直線上,直飛北京、首爾不到一小時,直飛日本也不到兩個小時,所以大連可以說是極具旅游業發展后勁的“幸運之城”。
整體上看,大連旅游發展呈現“一城獨大,發展不均”的格局,個別城市旅游作為龍頭突出發展,其他區縣知名度較弱,全域化、縱深化發展程度不夠;從產品類型上來看,濱海旅游、城市旅游市場接受度較好,而鄉村旅游、溫泉旅游、會展旅游等類型產品推廣力度不夠。旅游產品的創新力度不強,老牌景區經營單一,新興項目缺乏引爆點,發展速度明顯放緩。老虎灘海洋公園、圣亞海洋世界、星海公園、俄羅斯風情街、發現王國等大連標志性景區依舊延續著幾年前的旅游產品和設施,缺乏創新與特色。都市旅游、濱海旅游、特色街區、主題公園仍以夜間廣場、大排檔等傳統觀光型游覽產品為主,產品更新緩慢、盈利模式傳統單一,已難以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缺少新興業態。主要原因是城市發展建設對旅游的支撐力不足,尤其對城市的主題文化街區改造與整體投入力度不夠,缺乏能夠反映城市文化風貌的歷史街區,對城市文化內涵挖掘及休閑度假功能打造力度不夠,時尚與浪漫特色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大連市旅游產業的熱力分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大數據
(二)石化產業——“既養家,又挨罵”
遼寧是我國石化大省,大連發展石化產業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十分突出。至2017年,大連石化產業用全市規上10%的企業數量、9%的員工數量,創造了所有制造業企業37%的產值、28%的出口交貨值、49%的利稅、35%的利潤、58%的納稅。石化產業真正成了大連“養家”的核心產業。
隨著國內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戰略的實施,石化和化學工業在資源保障、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環境治理、安全生產等方面,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和任務。現階段要求石化和化學工業必須加快調整和升級,大力發展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以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相關產業的更高需求,這對大連的傳統石化產業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決長期“油頭重化尾輕”產業不合理布局問題成了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關鍵。現行的十四五規劃里指出的解決方法為:1、依托長興島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加快推進恒力石化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石化煉化一體化、生產清潔化、產業集群化發展,引導石油化工企業向園區集中,打造世界級的石化產業基地;2、依托松木島石化產業園區,發展精細化工、無機化工等高附加值化工產業,建設中國催化產業基地,整體方向以增量求變,通過壯大“化尾”實現供給側結構改革。
大連市石化產業的熱力分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大數據
二、“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方向
根據《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期間大連將立足實體經濟發展,以數字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延鏈、補鏈、強鏈為路徑,以重大產業項目為載體,加快推動優勢產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品牌化轉型,大力提升產業鏈能級。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聚焦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都市型現代農業的主導產業。
(一)“5+4+3+1”產業結構體系
加快構建“5+4+3+1”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5”是指制造業中的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汽車、中高端消費品工業五大主導產業,“4”是指服務業中的現代金融、物流、貿易、文旅四大主導產業,“3”是指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生命安全、潔凈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1”是指都市現代農業。
(二)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
進一步鞏固制造業的支撐作用,重點打造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一代汽車、中高端消費品工業五大主導產業,推動主導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綠色化發展,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集聚中心。
“十四五”期間大連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三)現代服務業發展方向
提升現代服務業的主導作用,重點發展現代金融、物流、商貿、文旅等主導產業,培育壯大科技服務、數字文化創意、商務會展、法律咨詢等產業規模,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服務領域深度應用。
“十四五”期間大連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四)“兩岸三灣多園區”產業空間布局
圍繞黃海和渤海沿岸打造“兩岸三灣多園區”的產業空間格局。黃海沿岸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經濟、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旅游休閑等特色產業,渤海沿岸重點發展綠色石化、高端軸承、電力裝備等先進制造業,增強黃海渤海兩岸協同能力。圍繞大連灣建設國際活力灣區、金州灣打造東北亞空港商務區、太平灣構建東北亞“新蛇口”的功能定位,強化“三灣”示范引領功能,帶動其他灣區“一灣一策”聯動發展,推動浪漫海灣名城建設。
大連市總體產業布局圖

資料來源:大連市十四五規劃、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產業發展建議
(一)關于旅游業
未來大連旅游業需要進一步加大旅游形象對外宣傳力度,提升大連在國內外的美譽度。依托東北地區旅游市場,深度開發海島旅游、溫泉旅游、鄉村旅游、溝域旅游和海岸旅游等中高端旅游產品,提升旅游服務品質。促進旅游業與觀光購物、文化休閑、度假體驗等功能融合,延長旅游產業鏈條。引進大型旅游企業,培育大連旅游企業集團,強化行業聯盟,增強旅游承接和分撥功能,拓展入境游市場,建設一流的旅游休閑示范城市,打造東北亞著名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關于石化產業
考慮到這些年來石化產業“既養家,又挨罵”的處境,必須要協調好發展石化產業與城市經營的關系,不能將經濟發展和“美麗大連”的目標相沖突,因此要著重推進節能環保,提高環境承載力,在化工園區(基地)建立有效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積極推進各行業具體的節能減排技術,鼓勵發展低能耗的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產品,建立行業考評體系,將環境要素納入考評,促進大連石化產業低碳化、綠色化發展。此外,在科技體制改革、關鍵技術研發、知識產權保護、資金投入、人才培養、創新資源整合等方面增加工作力度,拓展創新體系建設。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做好石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儲備,努力提高石化和化工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靠高附加值而不是推高供給總量來維系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業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