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通吃”AI
作者|李熙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在美國東部時間10月29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2025年三季度財報后,市場對遠超之前預期的業績反饋熱烈。Alphabet的股價受此激勵,盤后上漲逾7%。
從分析師和谷歌公司本身的表態來看,谷歌2025年三季度財報的優異業績,大部分得歸功于AI熱潮的時代紅利。整個AI經濟的產業鏈,谷歌都有獲利抓手:作為AI算力基礎設施的云服務、基礎大模型服務和AI APP的產品、過去的產品用AI賦能獲得新生。
而且這個產業鏈生態,在谷歌公司內部是自給自足、不假外求的自循環。谷歌自己研發的TPU芯片,構建了谷歌自己的云服務器。在此之上,谷歌運行自己開發的基礎大模型,驅動自己生產的AI垂直應用。這些AI功能,在改善谷歌內部運行的同時,還直接服務了搜索、廣告等長期主營業務。
包容整個AI行業的生態鏈,讓谷歌光靠內部業務部門互相服務的左右互博就有盈利。再疊加外部的企業顧客和個人消費者,想不賺錢都很難。

圖注:谷歌股價當日走勢
一
AI成了谷歌業績最強勁的增長引擎,對此CEO桑達爾·皮查伊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表述,比任何研報分析說得都到位:
“AI正在全公司范圍內驅動真實的業務成果。我司的AI全棧取向有著強大的勢頭,產品以高速度交付,包括創紀錄短時間內全球上線搜索功能的‘AI概覽’(AI Overviews)與‘AI模式’(AI Mode)。
除了在跑分榜上名列前茅,我司的Gemini等第一方模型,顧客通過調用API帶來的總體處理量是每分鐘70億詞元。Gemini APP的月活用戶數是6.5億。
在新業務上,我司繼續增長強勁。谷歌云業務的積存待實現訂單收入達1550億美元,Youtube Premium與Google One付費訂閱人數超3億。”
時代紅利,確非虛言。相較于三年前ChatGPT奇跡初現、AI大競賽開始時,谷歌的季度凈利潤已經漲了210億美元。

圖注:AI競賽開始后谷歌每季度的營收與凈利潤趨勢
皮查伊說,“Alphabet上季度業務的每個主要板塊都有百分比兩位數以上的漲幅”。按主要業務劃分的成績,驗證如下:
其云計算收入為151.5億美元,同比增長35%,優于市場預估的148億美元。
搜索業務收入為565.6億美元,同比增長逾14%,優于市場預估的550.5億美元。
YouTube廣告收入為102.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89.2億美元,同比增長逾15%,優于此前分析師預期的12%同比增幅。
負責所有Pixel系列硬件產品與Android、Chrome等軟件服務的“平臺、設備與訂閱”業務收入為129億美元,同比增長21%。
借著AI的東風,Alphabet公司2025年三季度營收1023.5億美元,是公司史上季度營收首次超越千億美元。高于此前分析師預期的998.9億美元,同比增長16%。
在獲利方面,Alphabet公司2025年三季度凈利潤是349.79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3%。每股收益3.10美元,同比增長逾46%,優于市場預期的每股2.27-2.33美元。稀釋每股盈余2.87美元,同比增長逾35%。
業績如此亮眼,所以當Alphabet公司稱,“隨著業務增長和云客戶需求的增加,預計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在910-930億美元之間”時,Alphabe的股價仍在盤后交易中大幅上漲。
按Alphabet公司CFO阿納特·阿什肯納齊的說法,2025財年的預期資本支出會“顯著上調”、數額將比年初的計劃多出超100億美元。在聽到大筆追加燒錢的消息后,市場還有如此積極的反饋,說明舉世看好谷歌的未來。

圖注:谷歌2023年三季度-2025年三季度分部門營收
二
谷歌財報電話會議上,闡述了“AI全棧式方針”:“涵蓋了AI基礎設施、包括模型和工具在內的世界級研究,以及將AI帶給世界各地人們的產品和平臺”。
這種自循環生態,讓谷歌不用和其他巨頭一樣依靠外部合作伙伴。英偉達要直接入局AI APP產品業界,就得向AI初創公司投資。OpenAI面臨算力短缺,就得找甲骨文租云服務器的算力和時間、找英偉達買芯片。
互相買貨的巨頭們,迅速進入互相打錢投資的更緊密結合狀態。這在2025年秋直接刺激了“AI泡沫”恐懼的復蘇。按宏觀經濟分析師朱利恩·加蘭的評估,AI軟硬件巨頭們轉圈互相投資引發的熱潮,在全產業鏈上牽動的資金量已經四倍于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時。
而谷歌在企業內部就可以消化了這種勢能。按皮查伊在谷歌財報電話會議上的陳述,“谷歌是世界唯一一家同時提供自研的TPU芯片與英偉達GPU芯片的云計算廠家”。
谷歌自己的芯片,搭建谷歌自己的云服務器,運行谷歌自研的AI大模型算法,讓谷歌內部的運行更高效。按皮查伊的說法,內部應用的Gemini產品,為銷售團隊簡化了與客戶的互動流程,將生產力提高10%。
由Gemini驅動的AI客服產品在2025年前三季度已處理了超4千萬次客戶會話,解決了數十萬次客戶咨詢。
谷歌自有的AI軟硬件基礎設施,直接改善了谷歌的經典產品:廣告、搜索業務和推薦系統。谷歌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的數據是:
9月份全球上線的AI Max in Search已經被數十萬廣告主使用,目前是增長最快的AI驅動搜索廣告產品。僅在第三季度,AI Max就解鎖了數十億的凈新查詢;
Gemini模型驅動的Demand Gen(需求開發)功能,將在YouTube上使用基于目標出價的廣告主的轉化價值提高了40%以上。
消化勢能后,谷歌還有余力推動下一代前沿技術的發展。十月底,谷歌自研的Willow量子芯片取得技術突破,運行算法的速度比超級計算機快1.3萬倍。此世代的優勢,成為下世代壟斷的基石,過去谷歌這個增長模式,靠著AI能在未來繼續跑通。
三
AI熱潮中,最陳詞濫調的評點是“淘金熱里,先富的是賣鏟子的人”。這種庸俗化金點子其實不符合經濟史現實:美國西部淘金熱時代,先富起來、收獲時代紅利最巨的,是修鐵路的人。
體驗過中國經濟上行期的人很容易理解此現象,所有經濟熱點風口要實現盈利,離不開配套健全的基礎設施。在AI時代,不管是初創公司還是行業巨擘,大部分公司的AI APP產品要托管在云服務器上、模型運行要調用云服務器的算力。云計算服務,就是AI時代的鐵路和基建。
靠著滿足AI競賽帶來的算力市場需求,谷歌云服務現在是世界第三大云計算平臺、全球市占率12%,僅次于全球市占率31%的亞馬遜AWS、全球市占率近20%的微軟Azure,成為增幅最勁的業務火車頭。
在這種現狀下,很少有人會回憶,直到2022年第三季度,谷歌云還是一個小虧怡情、小輸當贏的長期虧損部門,虧損從2018年的43.48億美元降低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24.88億美元,已經算是財報亮點了。
然而ChatGPT一聲炮響,給世界帶來了AI革命。已有足量能力可以填補算力缺口的谷歌云,開始了每周都有大訂單的財源廣進時光。
皮查伊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說“Q3谷歌云業務的積存待實現訂單收入達1550億美元”,這是仔細算過賬之后的詳實數字。就在不到兩個月前,谷歌云的負責人說的數字還稍低于此。
9月初的高盛科技峰會上,谷歌云部門負責人托馬斯·庫里安向投資者表示,谷歌云的待實現銷售額增速甚至超越了收入增速,當時已達1060億美元,其中至少580億美元將在未來兩年內形成收入實現。按庫里安的說法,這580億美元的收入僅涵蓋既有承諾,不包括正在談判的新合同和客戶。
那么有多少人在找谷歌云買算力呢?庫里安說,他的部門新客戶數量環比增長是28%,全球規模領先的十大AI實驗室中,有九個已是谷歌云的客戶。其中包括Meta、OpenAI和Anthropic等在AI領域里的直接競爭對手。
9月中,谷歌云又宣布,全球60%的生成式AI初創公司是自己的顧客,從去年起的一年來,惠顧谷歌云的新興AI初創公司數量增長了20%。現在業界新增的逾40家初創公司,都已選擇谷歌云服務作為主要算力提供商。

圖注:谷歌云2020年-2025年三季度的營收與盈利貢獻趨勢圖
四
在基礎大模型的開發、AI APP產品業界,OpenAI的生產力與谷歌旗鼓相當,競爭對手不容小視。所以有觀察者長期認為谷歌直接做AI打不贏OpenAI。
然而谷歌的AI研究實力在過去十年一直是業界翹楚,只是在轉化成產品的路上走得不快。2014年初,谷歌以4億英鎊(約合當時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強化學習技術的宗師公司DeepMind。2017年,谷歌大腦的研究員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由此論文發衍出的Transformer模型,奠定了現在AI熱潮的基礎。
ChatGPT奇跡給業界的啟示,與其說是基礎模型的技術要先進,不如說是基礎模型的先進技術要產品化、要讓企業顧客和個人消費者都直觀體驗到。
谷歌決策層現在顯然很懂這個要點,皮查伊在財報電話會議強調了Gemini模型不止技術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日常巨量流量是“顧客通過調用API帶來的”。
至于AI APP產品,谷歌的全生態多產品矩陣變現策略,并不顯著弱于頻出爆品的OpenAI。Gmail智能寫作、Google Photos魔法編輯器、Gemini in Chrome,在全方位悄悄地沁入用戶的數碼生活。
即使在爆品拉用戶的領域,谷歌也不輸于人。用皮查伊的話說,“Veo、Genie 3以及引爆網絡的Nano Banana都屬于同類最佳。使用Veo 3生成的視頻已超過2.3億個,超過1300萬開發者使用谷歌的生成模型進行構建”。
最直觀的,是谷歌于8月推出Gemini 2.5 Flash Image模型,這個模型驅動的圖片編輯產品就是迅速走紅的Nano Banana。
谷歌將Nano Banana引入Gemini應用后,四天內Gemini應用迎來了1300萬新用戶,Adobe公司的AI生成圖像和視頻應用Firefly下載量在此后的一周內下降了一半以上。9月中Gemini藉這波流量高峰,曾取代ChatGPT登頂蘋果應用商店。
五
關于搜索主業,業界2025年夏天還在預計谷歌將會受到相當的挑戰。擔憂者認為,Perplexity等AI搜索引擎在直接搶谷歌的市場,谷歌將“AI概覽”放進搜索結果頁,也將侵蝕傳統搜索的流量。“AI顛覆搜索”的聲音,在業界和普羅大眾中一直很響亮,
然而新興AI搜索引擎沒有撼動谷歌在搜索業務的王座。Alphabet公司的體量和豐富產品生態,讓新興初創公司難以匹敵。就算都做AI搜索,谷歌能在全互聯網規模上測試、優化、快速迭代AI界面,Perplexity很難照辦。
Alphabet公司首席商務官菲利普·辛德勒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稱:“AI正在驅動一個擴張性的時刻,并改變人們使用谷歌搜索的方式。‘AI概覽’與‘AI模式’,持續推動包括商業查詢在內的整體查詢量的增長,為變現創造了更多機會。
關于‘AI概覽’,即使在目前的廣告基準水平下,總體而言變現率未有降低。‘AI模式’自推出以來實現了強勁的周環比增長,本季度查詢量翻番,目前擁有超過7500萬日活躍用戶,已在全球40種語言中推出”
也就是說,每月能觸達20億全球用戶的“AI概覽”,并不像此前有人擔憂的那樣,漸漸擠出傳統搜索的流量,而是增強了搜索查詢的流量。
谷歌搜索從傳統的“靜態藍條鏈接列表”,通過AI賦能,進化成頁面主動引導的用戶知識旅途。如此能更自然地融入廣告投放和露出,不讓用戶心生抵觸。

圖注:谷歌搜索2020-2025三季度的廣告收入與總收入走勢對比
對于谷歌和它的投資者而言,AI熱潮還遠不到泡沫的程度。當下和未來的巨額營收,沒有AI難以實現。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李熙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