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雙11,百萬商家“輕裝”趕海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張琳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距離雙11還有不到2個月,位于浙江金華的佑美運動工廠里機器轟鳴,一批批帶著防滑紋路專利的瑜伽墊正在緊張生產,除了備戰國內雙11,還有一批即將啟程海外。
在國內電商市場競爭漸趨白熱化的當下,海外市場正成為眾多商家眼中的新藍海。從跑步機工廠起家,佑美運動已在體育用品領域深耕近20年,直到半年前,佑美運動開始嘗試布局海外市場。
過去佑美在海外,主要以傳統貿易的方式出口,通過代理商、線下經銷商等方式搭建銷售渠道,出口的主要商品也是大型運動器械,而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也讓佑美看到了新的機會。低門檻的淘寶出海成了佑美運動小試牛刀的首選,“利用淘寶出海的‘一鍵賣全球’模式,我們無需額外運營成本,就能快速觸達全球用戶。”佑美運動CEO潘榮望表示,簽約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后,佑美運動半年就拿下了1200萬元GMV的成績。
這也使得潘榮望對今年雙11的海外市場充滿期待。
字母榜了解到,淘寶出海今年雙11將在海外市場投入10億元的營銷補貼,幫助10萬商家實現雙11海外成交翻倍的目標。
與其他跨境電商平臺不同,淘寶出海為商家提供的是更輕量化的出海方案。商家僅需在原有淘寶和天貓店鋪簽約“出海增長計劃”,即可自動同步至海外站點銷售,平臺兜底退貨并提供完整出海鏈路,提供一種“0退貨退款、0運營成本”的輕資產模式。
事實上,淘寶主站出海已有超過十年的歷史,但在過往的定位中,它更多面向海外華人及留學生群體。與往年相比,另一個顯著變化在于,今年的雙11將首次同步在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啟動,并以五種不同的語言版本,面向全球的消費者。
這也意味著,海外市場天花板被抬高,商家的潛在客戶群體發生了數量級的飛躍。淘寶出海,正將雙11這個中國消費IP,首次真正意義上推向全球舞臺,而其為商家準備的“船票”,簡單到只需點擊一次“同意”。
一
當下,國內消費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增長逐漸趨于平緩,內卷的態勢愈發凸顯,出海業務正成為國內品牌尋求增長的重要一環。
但如今的出海的門檻,遠比想象中更高。相比于早期出海企業可以“野蠻生長”,如今全球監管力度持續加強,合規要求日益繁雜,這使得出海企業在投入上大幅增加,面臨的風險也隨之攀升。
一邊是國內紅海競爭下的利潤攤薄,一邊是傳統出海模式的重資產投入,大量中小商家陷入兩難境地。
商家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又一個讓他們“重新開店、重新學規則、重新攢流量”的平臺,而是一種能最大化復用現有能力、最小化試錯成本的輕量出海方式。
淘寶出海提供的“一鍵賣全球”模式,正是圍繞商家的這一痛點展開的。
它讓創立尚不足4年的桌面廚電品牌大廚一路漂洋過海,桌面油煙機意外成了被海外“留子”追捧的“干飯搭子”。
創立之初,大廚品牌就有出海的規劃,同步在海外注冊商標,進行專利布局。但和很多國內商家一樣,擺在其面前的現實難題是“要不要去建當地倉儲?當地物流怎么搞?售后怎么搞?”,而更大的不確定性在于: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去布局,海外的市場到底能帶來多少產出?
對比了幾個平臺后,大廚品牌選擇了淘寶出海。“對剛開始嘗試出海的商家會比較友好,不用額外開店,也不用考慮和解決物流倉儲的問題,只需要解決把貨送到國內轉運倉的物流。”大廚品牌總經理何茜雯表示。
另一方面,對小家電行業來說,退貨維修的成本甚至遠高于小家電本身的成本,淘寶出海同時解決了報關清關、售后退換貨等問題,幫助大廚實現了0經驗出海的第一步。
自去年雙 11 前夕推出以來,“一鍵出海” 模式已成為淘寶激活商家生態的 “核心杠桿”。據淘寶出海總經理葉劍秋透露,目前已有超過百萬商家加入,簽約商家GMV增速是整體海外大盤的3倍。
這場出海浪潮,本質是平臺、商家與海外消費者的 “雙向奔赴”。今年4月開始,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熱情迎來爆發,淘寶、敦煌網和SHEIN的熱度也居高不下。淘寶購物教程甚至被海外用戶“求”成了社交平臺的“硬通貨”。第三方數據顯示,淘寶在16個國家App下載榜上排名第一,在123個國家排名前十。
為助力商家接住這波海外流量紅利,在用戶體驗端,淘寶通過跨境包郵、包退等服務優化用戶體驗。雙11期間,淘寶在境外的12個站點將支持跨境,包郵、包退服務,其中中國香港、澳門將實現“0門檻包郵”,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每天發放大額運費券。
此外,雙11期間,淘寶也推出了一系列貼合海外用戶習慣的營銷玩法,將中國電商成熟的“大促基因”推向全球。并將針對大服飾、3C數碼、家具家居、運動戶外、玩具潮玩、汽摩配等重點行業推出專項扶持計劃。
字母榜了解到,這不是一次短期的營銷活動,而是平臺長期運營戰略的一部分。淘寶出海商家中心負責人依珊介紹,針對上述重點行業,雙11期間淘寶將在境外上線行業專屬頻道頁面,大促期間助推全行業爆發,“不僅僅是雙11,這將會是平臺未來長期的運營策略,我們還將在全年推動百場品類活動,通過發放大額行業券、為簽約商家打造出海商品專屬標簽等方式,幫助商家獲得更好的成交。”
二
除了門檻越來越高,另一個讓商家徘徊在出海大門前的則是對“貨權”喪失的擔憂。
在主流跨境電商的全托管模式下,商家雖然省心,卻有可能面臨喪失經營權與貨權的風險。定價不能自主,商品由平臺指定,聯系不到最終消費者……最終淪為給平臺供貨的“打工人”,利潤被大幅壓縮。
而如果選擇“獨立站”模式,商家則需要自己打理一切,繁瑣的跨境物流、復雜的清關手續、難以應對的售后與退貨,以及不同市場的合規要求,都足以讓資源有限的中小商家望而卻步。
淘寶出海則在兩者之間開辟出了一條“輕資產”出海的新模式。
新模式下,商家保留了最核心的自主運營權。他們使用自己最熟悉的淘寶后臺,管理自己經營多年的店鋪,自主定價,自主決策商品和營銷,直接面對消費者反饋。另一方面,他們的品牌資產、店鋪信譽、客戶評價得以完整保留,并非從零開始運營。
而平臺則扛起了所有出海過程中的“重活”,跨境物流、清關、海外配送、本地支付、多語言客服,甚至棘手的售后和退貨問題均由平臺一站式解決。
其背后是一場激活阿里核心資產的生態戰。
眼下,國內電商市場已從增量競爭轉入存量競爭,平臺與商家都深陷“內卷”困局。對于阿里而言,核心優勢正是涵蓋千萬商家的龐大供給生態。擺在淘天面前的最大難題,是如何為商家和平臺找到新的增長支點。
出海,是肉眼可見的最大增長曲線。
因此,淘寶出海的定位非常清晰,要做淘系商家出海的第一站。最大化地“復用”現有生態,包括海量的商品、成熟的店鋪運營體系和深厚的商家關系。讓商家以輕資產的方式,在現有生意基礎上“長出”海外增量,這無疑是阻力最小的路徑,能夠迅速激發百萬商家的行動,在短時間內匯聚起供給規模。
其最終目的,是在全球化的下一階段,將平臺上的中小商家與平臺自身深度綁定,形成一個更穩固、也更強大的利益共同體。
三
如今,淘寶出海已形成由超100萬商家、超1萬個行業類目、超4億包郵商品構成的供給生態。豐富的供給吸引更多用戶,更大的用戶規模又反哺商家增長,形成飛輪效應。
在浙江金華佑美運動的工廠里,這一“飛輪”已在悄然轉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才是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出口國。”面對海外市場挑戰,佑美運動CEO潘榮望立下了新的小目標,從價格戰轉向技術戰,公司將投入超2000萬元用于產品創新,“要做中國版迪卡儂。”
佑美運動的轉型之路,正是淘寶出海生態中百萬商家的縮影。
2024年以來,“低價”策略從國內蔓延至海外,各大跨境平臺紛紛卷入價格戰,導致商家利潤持續走薄。許多具備研發能力和品牌意識的商家,亟需一個能讓他們展示產品獨特性和品牌價值的出海陣地。
淘寶出海的模式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它讓商家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傳遞產品背后的技術理念和文化價值,并接收消費者的反饋。
另一方面,對商家而言,平臺生態擴張的紅利正是他們的增長機會。尤其對那些不愿陷入低價競爭的商家來說,淘寶出海正在提供一條“價值出海”的新路徑。
“在淘寶出海,我們的客單價反而比國內高出約30%。”波司登跨境業務副總監吳媛透露,作為首批通過電商渠道出海的羽絨服品牌,波司登借助淘寶出海成功開拓了南半球市場,今年1月至今,澳大利亞站GMV占比達9.19%,在南半球冬季期間(5月至今)占比進一步提升至15.86%,超過美國站成為第二大銷售市場,同比增長49.9%。
更大的想象空間正在被打開。基于這個日益壯大的生態,淘寶出海開始向更深入的本地化運營和品牌營銷服務延伸。今年雙11首次推出的各種營銷玩法,正是本地化運營的一次重要試水。
未來,基于數據洞察的精準選品、跨境品牌營銷、海外社交媒體整合推廣等增值服務,都可能成為平臺賦能商家的新抓手。
淘寶出海的故事,遠不止于幫商家“多賣一單貨”。本質上是在解一道復雜的商業題:在存量競爭時代,如何將中國供應鏈的龐大生態優勢,以最高效的方式轉化為全球競爭力。
淘寶正在為中國本土的百萬商家安裝了一個“全球接口”。
從佑美運動、大廚到波司登,不同體量、不同行業的商家正在同一套“輕”模式上,找到出海的最大公約數:以最小阻力,觸達最大市場。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張琳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