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硬件設備現狀 目前感知設備呈現多技術融合和國產化加速特征【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康威視(002415);通達電氣(603390);大華股份(002236);千方科技(002373);五洋自控(300420);眾合科技(000925);四維圖新(002405);皖通科技(002331);深城交(301091)等
中國智慧交通硬件類型主要有是各種感知層設備,其中包括物聯感知層設備、身份感知設備、位置感知設備、環境感知設備等。智慧交通硬件設施主要以各類型傳感器為主,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智慧交通中基礎設施的數字化、信息化依賴于海量的物聯感知設備。智慧交通物聯感知層是數據采集終端,全面接入互聯網的浮動車大數據、商用車大數據、公里級氣象預報數據以及公路所產生的流量、收費、基礎設施的檢測數據等。
智慧交通系統的物聯感知主要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通過身份感知、位置感知、環境感知、圖像感知、設施感知和安全感知等手段及執行器提供對參與交通運輸中的基礎設施、環境、設備、人員等方面的識別、信息采集、監測和控制,使智慧城市交通具有信息感知和指令執行的能力。參與到智慧交通的感知設備主要包括:

身份感知主要是人臉識別和RFID技術
從產業鏈條來看,人臉識別產業的上游是硬件基礎的支撐,包括高清攝像頭、處理芯片(CPU、GPU、TPU)、服務器和數據與視頻傳輸設備,在攝像頭方面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企業水平較為先進;處理芯片方面英偉達、英特爾和AMD等國際巨頭占據領先地位;而在服務器和數據傳輸方面,我國華為、阿里等廠商發展迅速。
產業鏈中游主要是人臉識別算法和軟件服務,在算法軟件方面我國騰訊、百度、曠視科技、云從科技、商湯科技等企業已處在全球領先地位;軟硬件集成中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以及漢王科技、川大智能等企業競爭較為激烈。
目前我國人臉識別已經廣泛應用到智能手機使用、機場和火車站身份認證、金融遠程開戶、企業門禁考勤等場景,隨著未來技術條件的進一步成熟以及智能化時代的全面到來,人臉識別的應用將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RFID產業鏈主要由四個板塊構成:標簽及封裝、讀寫器具、系統集成以及軟件。其中標簽及封裝板塊包括了標簽芯片設計與制造、天線設計與制造以及標簽封裝技術與設備三個小板塊;讀寫器具板塊則是由讀寫模塊設計與制造、讀寫器天線設計與制造以及讀寫器設計與制造構成。RFID產業鏈具體構成如下圖所示:

位置感知主要是GPS技術的應用
位置感知是指可以被動或主動確定其位置的設備。位置感知設備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即導航儀器和測量設備。導航儀器提供船只和車輛的位置坐標;測量設備識別相對于眾所周知的位置無線通信設備的位置。而目前主要的位置感知應用系統即GPS系統,在智慧交通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于GPS實現的車輛導航系統由GPS接收機、微處理機、導航軟件、顯示器、地理信息系統組成。GPS接收機可同時接收四顆以上衛星信號,確定三維坐標,用以確定車輛位置。導航軟件用于整個系統的數據處理和管理。顯示器可用于實體運行情況的實時顯示。地理信息系統用于存放地圖和有關導航信息。

環境感知構建了多維度交互服務
以“智慧交通氣象2.0”為代表的交通氣象成為中國智慧交通領域環境感知的新技術代表。“智慧交通氣象2.0”是交通氣象新一代技術總稱,它不僅解決了多年以來困擾交通氣象的道路暗冰、團霧監測、少站點道路天氣觀測等難點問題,還融合了社會化大數據,構建了車、路、人之間交互式服務網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發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略規劃深度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交通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交通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交通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