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5:《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興通訊(000063)、大華股份(002236)、中科創達(300496)、軟通動力(301236)、奇安信(688561)、同方股份(600100)等
本文核心數據:數字經濟產業鏈;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規模;中國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規模;中國5G基站數量等
行業概況
1、定義
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創新與應用,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2021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其中數字經濟定義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

發展數字經濟,構建以數據價值化為基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核心、數字化治理為保障的“四化”協同發展生態,既是重大的理論命題,更是重大的實踐課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辯證統一的內在邏輯。數字經濟“四化”內涵如下:

3、產業鏈剖析:應用層遍地開花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
數字經濟產業鏈主要包括三大環節,即基礎技術層、平臺層以及應用層。基礎技術層為構建數字經濟體系所需要用到的各項新一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云計算、量子計算等,平臺層是將技術進行集成化運用,實現特定功能轉換的平臺,包括大數據管理及分析平臺、大數據平臺及中臺兩大平臺。應用層覆蓋范圍較廣泛,基本覆蓋到居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數字經濟從單一的業態或功能為切入點,將各環節進行數字化升級,形成智慧產業,不同產業、業態進行集成后,最終形成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智慧生活等宏觀的終端解決方案。

從產業鏈圖譜來看,我國數字經濟技術層公司包括維智、融云等,平臺層包括數瀾科技、觀遠數據、奇點云、云智慧、中科聞歌等,應用層針對不同業態,產業多樣化程度較高,例如財稅費控方面有每刻、分貝通等,企業安全如洞見科技等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中國數字經濟早期發展得益于人口紅利的先天優勢,網民規模的高速增長為互聯網行業的崛起提供了天然的優質土壤。2012年以后,網民增速趨于平緩,移動端時代到來,促使中國數字經濟進入成熟發展期。總體而言,中國數字經濟的主要商業模式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演變,從信息傳播到電子商務,從網絡服務到智能決策,新模式和新企業不斷涌現,商業模式重心向用戶端傾斜,技術成為行業核心的驅動力,但爭奪流量和積累用戶規模仍然是商業模式成功的關鍵要素。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政策層面緊緊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目標。一方面,立足盤活存量,賦能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立足做優增量,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行業發展現狀
1、數字經濟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2017年至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3年達到53.9萬億元。2017年至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規模總共增長了26.7萬億元,將近翻倍。總體來看,我國數字經濟行業整體發展潛力較大,行業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二八占比
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比重由2012年的約3:7發展為2023年的約2:8,2023年,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的比重分別為18.7%和81.3%,數字經濟的賦能作用、融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發揮。

3、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
從5G基站數量來看,我國5G基站建設速度較快,建設數量較多,截至2023年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337.7萬個。2024年上半年,5G基站總數達391.7萬個,比2023年末凈增54萬個。網絡底座進一步夯實,網絡應用不斷豐富。

蜂窩物聯網終端指物聯網終端接入GSM網絡(如中國移動的GPRS網絡),終端內集成2G移動通信模塊并插入SIM卡,通過GPRS網絡與后臺交互數據。蜂窩物聯網一般包括窄帶物聯網(NB-IOT)、增強機器類通信(eMTC)等。
從蜂窩物聯網終端接入用戶數量來看,截至2024年11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26.42億戶,比上年末凈增3.1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包括移動電話用戶和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的比重達59.6%。

4、數字經濟三產滲透率持續提升
2023年,我國一、二、三產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10.78%、25.03%和45.63%,分別較上年增長0.32、1.03和0.9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增幅首次超過第三產業。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京津冀領先企業較為集中
2024年10月,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京發布了《2023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報告》及2023數字經濟企業TOP500榜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五大城市群企業集聚明顯,五大城市群上榜企業數量占比高達76.4%,其中有156個位于京津冀城市群,有101個位于長三角城市群,有90個位于粵港澳城市群,有24個位于長江中游城市群,有11個位于成渝城市群。

2、企業競爭:中國移動位居全國第一
根據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于2024年10月發布的“數字經濟企業TOP500發展指數”,中國移動位居全國第一,榜單前十企業如下圖所示: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數字經濟行業發展趨勢
根據工信安全資料,我國數字經濟下一步的發展重點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一是要加強戰略布局,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二是要堅持因地制宜、加大數字產業化支持力度;三是要強化數實融合,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四是要注重包容審慎,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2、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突破60萬億元
根據中國信通院,到2025年,數字經濟投入產出的效率將提升至3.5,數字經濟規模突破60萬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數字經濟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數字經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數字經濟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