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價值鏈分析 上游自動化部件為核心環節【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杰克股份(603337.SH)、卓郎智能 (600545.SH)、泰坦股份(003036.SZ)、遠信工業(301053.SZ)、越劍智能(603095.SH)、金鷹股份(600232.SH)、慈星股份 (300307.SZ)、標準股份(600302.SH)、上工申貝(600843.SH)、精工科技(002006.SZ)等
本文核心數據:成本結構,紡織機械價值鏈
中國紡織機械產業鏈梳理
上游包括標準零部件、通用零部件、自動化控制系統以及金屬鑄件,包括皮圈、皮殼、羅拉包覆物、綱領和鋼絲圈、包芯錠子、紡織軸承、傳感器、嵌入軟件等。自動化系統包括PLC等。
中游是細分產品,包括紡紗設備、織造設備、印染設備、整理設備、麻紡機械、縫制機械、化學纖維抽絲設備、無紡織布設備等。下游則是紡織業、印染業、服裝行業、產業用品等行業。

從上游零部件供應來看,企業有特呂茨施勒、浙江鴻屹、浙江偉盈、布魯克納、范德威爾、浙江東夏、新疆恒東、福建強業、恒天絲路等,中游紡紗設備有新疆恒東、浙江恒隆、江蘇匯千家、越劍智能;織造設備有滁州輝煌、金億綸、信諾德紡、浙江泰坦;印染設備有恒裕實業、靖江華夏、婷莉源工貿、紹興岳晟;整理設備有湖州德清、浙江合程、祐謙紡機、廈門浚凱等。

中國紡織機械成本結構分析
根據我國紡織機械龍頭企業成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成本構成主要包括材料、人工費用、燃料動力、折舊以及制造費用,其中原材料在紡織機械生產成本中占據了較大比重,卓郎智能原材料成本占比達80.10%,因此原材料價格波動將對紡織機械生產企業成本控制造成較大的威脅。

中國紡織機械價格傳導機制分析
紡織機械產業由供應端、制造端與銷售端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級傳導。供應端的成本價格包括自動化部件、原材料及機器設備成本、人力價格等,傳導至制造端成為生產成本,制造端綜合供需溢價、研發成本和企業利潤,形成“制造端價格”傳導至銷售端,直銷或者經過經銷商企業銷售傳導至紡織工廠,而紡織市場需求彈性也反作用于供應端、制造端與銷售端,形成“價格-需求-價格”的傳導路徑來影響紡織機械市場的定價。

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價值鏈分析
從紡織機械產業鏈各環節行業毛利率情況來看,毛利率最高水平在上游關鍵核心零部件,如絲桿螺桿等,行業毛利率高可達40%,產業鏈毛利率最低水平為上游基礎原材料行業,中游紡織機械制造毛利率水平一般,主要在10%-30%之間。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紡織機械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紡織機械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紡織機械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