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發展展望 數字化趨勢加深【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芯華夏(430706)、吉峰科技(300022)、神州信息(000555)、天禾股份(002999)、隆平高科(000998)、新天科技(300259)、新洋豐(000902)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中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中國智慧農業市場前景
1、農村農業向數字化轉型升級
近年來,農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滲透率不斷提升,農業數字化轉型初見成效。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中顯示,2020年,我國農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平均值為8.9%,較上年提升0.7個百分點。廣義上的農業分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以及副業等五種產業形式。前瞻初步統計2021年的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為9.7%,預測2022年,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為10.7%,至2027年滲透率約為16.8%。
總體分析來看,目前智慧農業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農業的生產環節中,主要為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上,農業數字經濟比重由高到低依次為林、漁、農、畜,低于絕大多數服務業和工業行業,農業數字化轉型仍相對滯后,但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隨著農業數字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未來智慧農業的需求將不斷攀升。

從互聯網普及率來看,2018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并在2021年上半年達到了59.2%,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9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6月,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8.8%,較2021年12月提升1.2個百分點。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強化,以及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廣泛應用助力農村數字化轉型升級,預計未來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將進一步上升。

2、智慧農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的必要性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高效、安全的現代生態農業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然而,隨著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面積不斷減小以及城鎮化加速推進,農業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應用智能期數打造智慧農業,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毫無疑問,農業智能化將成為未來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3、智慧農業數字化發展前景和趨勢
按照國家部署,從當前到2035年是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加快智慧農業發展必須立足新的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農業高質高效發展;聚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針對農業“新基建”、智慧種養、智慧供應鏈、農業智能信息服務、智慧農業相關技術產業化等方向,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總體思路,開展重點建設。
據《面向2035年智慧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到2025年,我國農業數字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數字化水平以及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等逐步提高。具體而言,預計大田、設施、畜禽、水產生產的數字化水平分別達到25%、45%、50%、30%,生鮮農產品冷鏈流通率超過40%,實現質量安全追溯的農產品占比超過25%,農業數字經濟占第一產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5%,行政村電子商務站點覆蓋率不低于85%。

注:除特別標注外,基期值均為2019年數據。
智慧農業關鍵技術創新研究將是未來研究核心。形成包括物聯網標準、智慧硬件(傳感器、農業機器人等)的統一開發技術標準,優化數據傳輸方式,既保證效率,又確保穩定和安全。目前研究集中在數據的采集過程,而對數據處理、挖掘研究較少,大力發展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數據融合、數據存儲、數據挖掘等數據處理方法將是研究的重點;如何實現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深度融合,并在生產中開發集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水產養殖物聯網一體的技術平臺是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關鍵。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農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農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農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農業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