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搶占物聯網先機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稱傳感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并形成一個可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和可管理的網絡。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根據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將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萬億元級別的信息產業業務。
目前,物聯網處在零散應用的產業啟動期,但是應用已經較為廣泛,目前已經較為成熟的應用包括環境監測系統、物流信息化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及基礎設施安全系統等。
此外,行業應用在近年有了飛速的發展,相應的研究與應用已經擴展智能物流、智能樓宇、金融安防,工業監測、智能交通、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環境保護、政府工作、食品溯源、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示意圖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 《中國物聯網行業市場調研與應用領域分析報告》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傳感器產業規模超過600億美元,RFID產業規模接近80億美元。全球物聯網應用還以RFID與M2M業務為主,大規模應用仍然較少。隨著物聯網實現大規模普及,預計到2015年全球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3330億美元,年增長率將達25%。
雖然目前物聯網相關的技術、標準、產業、應用、服務仍處于起步階段,但世界各國已對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形成共識,發達國家更是早已著手推動物聯網的規劃和發展。
美國將微納傳感技術列為在經濟繁榮和國防安全兩方面至關重要的技術,以物聯網應用為核心的“智慧地球”計劃也得到了奧巴馬政府的積極回應和支持,其經濟刺激方案將投資110億美元用于智能電網及相關項目;歐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蓋標準化、研究項目、試點工程、管理機制和國際對話在內的十四點行動計劃。日本的U-Japan計劃將物聯網作為四項重點戰略之一。韓國的IT839戰略將泛在物聯網USN作為三大基礎建設之一,其中的U-Life計劃的目標更是要在2014年建成松島泛在城市,投資約250億美元。同時還有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計劃、臺灣的U-Taiwan計劃等都將物聯網作為當前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
近年來,我國明確將物聯網列入重大專項發展規劃,溫家寶總理多次提到“感知我國”的物聯網產業構想。國家“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提出,要發展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基礎設施,推進物聯網的應用。
2010年9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確定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決定》明確將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戰略性產業。
2011年12月,《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式出臺并明確指出,將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增加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加大產業化專項等對物聯網的投入比重,鼓勵民資、外資投入物聯網領域。
《規劃》提出,到2015年初步完成產業體系構建的目標: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干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十二五”期間,物聯網將實施五大重點工程:關鍵技術創新工程、標準化推進工程、“十區百企”產業發展工程、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以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其中,重點領域主要涉及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和智能家居等。
物聯網的發展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物聯網行業研究小組預計,到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