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能交通行業市場格局與發展趨勢 行業向二三線城市蔓延,加速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組圖】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及汽車的普及程度愈來愈高,推動著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加速發展。目前,我國二、三線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仍待解決,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智能化刻不容緩,為利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部分城市已引入城市智能交通平臺,我國智能交通建設進一步將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智能化,信號控制占比最大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關于對于智能管理系統提出了“重點開發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和信息資源共享技術,現代物流技術,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汽車智能技術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其中,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指的是運用交通管理、交通工程、交通控制以及計算機、電子信息等技術來協調、控制和管理城市交通的有機整體。

在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智能化的市場規模中,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所占市場最大,其次是交通圖像監視系統,隨著科技的進步,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斷提高。

行業迅速向二三線城市蔓延,全國范圍內得到快速發展
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及汽車的普及程度愈來愈高。近年來,我國國內城市交通擁堵情況越發嚴重。根據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十大擁堵城市中北京、廣州包攬一、二名,而哈爾濱排在第三名。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使得除了一線城市外的部分二、三線城市出現道路交通擁堵現象。

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我國二、三線城市開始響應國家智能交通規劃不斷出臺政策落實建設,部分二、三線城市已引入城市智能交通平臺,對交通狀況進行整體監控,相關產品需求迅速擴大。

出行是剛需,且人口密度越來越大,交通工具復雜,急需智慧交通利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城市擁堵問題。iiMedia根據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情況、城市道路規劃情況、城市高峰時段疏導情況、城市智慧交通投入情況和城市智慧交通關注情況等計算的2018年中國城市智慧交通發展指數情況如下,值得關注的是成都超過了廣州、上海和深圳,進一步說明我國智能交通建設正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在政策、技術和需求等因素的有利支持下,智慧交通行業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場景,如公路交通信息化(高速公路ETC聯網運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務信息化(智能云交通誘導服務系統、智能交通指揮控制中心)和城市公交信息化等領域。
據ITS114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交通千萬項目(不含公路信息化)市場規模約為208.56億,項目數1167個,市場項目平均規模約為1787.13萬。從市場規模來看,2018年我國城市智能交通千萬項目市場比2017年增長了13%。智能交通作為一個新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新興產業,具有良好的市場效益,結合未來市場需求分析以及相關政策規劃,未來幾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能交通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能交通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