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趨于零售化、生態服務需求更加旺盛 一文了解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趨勢
跨境電商規模穩步增長,網絡零售交易比重漸漸增加
不久前,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在整體出口總量相較穩定的情況下,中國的出口跨境電商逐步取代了一般貿易,成長性良好。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6.3萬億元。
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中B2B市場交易規模為5.1萬億元,主流出口跨境電商B2B平臺發展的重點是信息撮合型平臺轉為交易型平臺——提供完善的B2B線上支付功能和交易保障,已取得一定進展。隨著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一般貿易線上化,交易服務平臺化也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大額貿易進入電商領域趨勢明顯。

出口跨境網絡零售市場繼續快速發展,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1.2萬億元。跨境電商網絡零售行業規模越大,其對于產品供應鏈和物流的整合力度越強,例如可以更加快速地提供品類豐富的商品、物流成本更低等等,這也是出口B2C電商最核心的優勢所在。在阿里全球速賣通、天貓出海、京東售全球等領先企業推動下,我國電商行業以大數據輔助供應鏈選品,并具備全球領先的營銷、運營能力,通過 “網上絲綢之路”與全球各地互通有無。
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網上零售占比情況達19.1%,在整個跨境電商市場中占比逐年提升;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產品質量和服務的提升,國外消費者對國內品牌的認可度逐步提高。但是,B2B仍舊是當前業務的主導模式,原因是傳統貿易下我國生產商未能塑造出自身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更多的是以國際品牌代工廠的身份出現。

粵、浙、蘇成跨境電商賣家集聚地,美、俄、法仍是主要出口國
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賣家主要集中在廣東(24.8%)、浙江(16.8%)和江蘇(11.3%),這三個省份跨境電商賣家貢獻收入占全國的52.9%。

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的主要目的國為美國(15%)、俄羅斯(12.5%)和法國(11.4%)以及英國(8.7%)。當前,貿易戰升溫,新興市場更待發展。拉美、中東歐、中亞、中東、非洲是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跨境電商發展市場空間仍較為廣闊。在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居民的網購習慣逐漸形成,從而提供了一個發展潛力、空間巨大的跨境電商需求空間。

跨境出口零售化,強調產品品質、更需要生態服務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提出了跨境電商發展值得關注的三大趨勢:
跨境出口趨向零售化態勢。通過近三年的發展,傳統外貿出口的低單價大訂單制已經遇到更多的問題。零售化的趨勢有效彌補了傳統外貿對目標市場的把握不足,由于直面終端消費者,更容易得到消費市場的多元化數據,消除了傳統外貿出口制造工廠與終端消費市場之間的信息壁壘,從而更好的指導生產,促進供給側改革。
進出口更加強調品質。前瞻認為,在跨境電商進口方面,不斷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品質是中國跨境電商進口最大的驅動力。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西歐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消費市場。隨著跨境電商進口的不斷發展,中國消費者對海外消費品的認識、認知水平持續提升,開始注重更優的商品品質。同時,也在推動海外品牌商在產品開發、品牌推廣、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優化與完善。
跨境電商生態服務需求更加旺盛。當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在海外經營缺乏成熟的參考樣本,因此對跨境電商渠道、物流、支付、營銷、技術、人才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前端客戶挖掘、商品設計開發、售前售后服務、供應鏈綜合服務等跨境電商生態服務需要更加本土化、專業化和深度化,以幫助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在新形勢下更好的拓展國際市場。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站在跨境電商的風口-中國傳統商貿企業轉型方向與策略研究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第一章首先從傳統企業面臨的挑戰來看轉型的緊迫性,然后結合政策扶持、配套產業服務等利好因素,指出跨境電商的爆發給傳統商貿企業帶來的機遇。第二章重點分析國內外...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