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爺牛腩創始人孟醒:做令顧客尖叫的餐飲業
F,雕爺牛腩理想面積是300平米上下,這個面積,不大不小,優點首先是我們能保證用餐節奏,太大的時候,前廳和后廚完全沒辦法有效溝通,一定會造成胡亂上菜的混亂后果。而且過大之后,晚上七點能坐滿——因為這個時間剛好是大部分人都要用餐——但是九點鐘時,來用餐的人就很少了,你就做不滿。而我們300平米這種較小面積,就算很晚,就算人少,仍然有機會再翻一臺。所以能把“坪效”做上來。
綜上,就是上面一堆策略,不斷加加減減,做成了我們目前在每家商場餐飲層,都是坪效第一名。而我一直信奉,好的戰略,一定是不斷取舍的結果。我們是沒法賺到很多酒水的利潤,我們也不賺家庭用戶的錢,甚至開小面積餐廳對于初期來說,財務上簡直是黑洞……但只要“坪效”這個數字好看,利潤遲早就在前方。E=mc2質能方程有了,原子彈早晚能引爆。
對于顧客的層面,則是標準版的“藍海戰略”節奏,基于顧客獲得的價值鏈之加加減減,會產生“新的用戶獲得價值”——我個人總結雕爺牛腩是:5星菜品,4星環境,3星服務,2星價格,1星等位——因為我們為了翻臺,不接受預訂座位,所以您只能現場排隊,這個體驗確實很糟糕……但什么叫藍海戰略?就是打亂原有的顧客價值鏈構成,重組重塑——想想看,還是有很多人接受了這個糟糕的等位體驗——尤其我們開在Shopping Mall里,所謂“等位”,其實是你領個號,然后我們鼓勵你去逛,對,去商場各個樓層逛一逛,絕不會枯燥,快排到你時,我們電話通知你,這種行為,是商場最樂意看到的。
所以目前來看,雕爺牛腩暫時在餐廳里是沒有參照物的:以菜品之精美甚至食材成本之高,雕爺牛腩在Mall級別餐廳里,是沒有對手的。能和雕爺牛腩拼菜品精致度的,都在5星級酒店里,但那里,價格又比雕爺牛腩貴至少三四倍。當然,在洲際吃這道甜品,你能獲得更寬敞的空間,更昂貴的裝修環境,以及更漂亮的服務員,不過和Mall里餐廳中二三十元的垃圾甜品比起來,雕爺牛腩簡直秒他們八條街。
取勢,循環補貼提升“逼格”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句話,估計已經人人會背誦了。“取勢”比“明道、優術”更重要,確實是真理,不過我感覺是“部分真理”,因為,有時候你明明知道風口在哪里,可自己是條鯉魚……真用力一躍,在北京的霧霾天里變咸魚么?
和自身擁有的能力、資源相匹配的“大勢”,才是機會。否則,很可能是陷阱。對雕爺牛腩來說,我在2011年接近年底時,看到了一個機會:因為阿芙在網上越賣越好,我深信,網購將會崛起成為巨無霸,相對應的,實體Shopping Mall接下來將受到巨大沖擊——理智告訴我,Mall肯定不會消失,但它會變成什么樣呢?
當年曾鳴教授最震撼我的話,就是“所謂企業家,要有終局判斷的勇氣,你要敢于判斷5年后你所在的市場變成什么樣,然后,站在未來看今天,很多事情你會一目了然。”
餐飲,毫無疑問是服務業之首,你可以一個月不買衣服,但沒誰能三天不吃飯。我又那么熱愛吃喝,開飯館當然是不二之選,剩下唯一的問題是,如何打敗“大盤”?
我所理解的“大盤”,就是每家商場,都會年年漲租金,除非商場倒閉,否則斷沒有租金下降之理。而因為阿芙開了三百家商場的專柜,早就備受欺辱,我深知其中三昧——咋回事呢?就是商場,一直在品類間,都有個“交叉補貼”的行為。
比如新商場開業,化妝品區,一定跪著請求雅詩蘭黛、蘭蔻等國際一線大牌進駐,但人家肯定拿著腔調呀,“滾,你那商場檔次不夠,沒客流,不去!”這時,商場就只能使出殺手锏,補貼裝修和免收租金了。
殺手锏使出后,雅詩蘭黛和蘭蔻等大牌倒是來了,可商場財務上出現個“大坑”,而且肯定是個上百萬的大坑,被大牌挖的坑,得找人“填坑”啊,這時,以阿芙為代表的“品牌建設中”品牌,就來乖乖就范了。事實上,商場里每一個弱勢品牌都在“補貼”強勢品牌,因為“挖坑”和“填坑”的原理,商場永遠不會用“中間值”租金來和你談判,你要么就是當牛逼的“挖坑”品牌,要么就得當悲催的“填坑”品牌,沒有中間路線。
而我當時就想通了一點:雕爺牛腩這種新品牌,一開始只能當“填坑”的,但只要我能迅速把品牌勢能拉起來,我就能當餐飲行業中的雅詩蘭黛,我去挖坑,讓別人來填。
所以,雕爺牛腩的前兩家店,其實租金高得令人鼻涕一把淚一把……但你猜怎么著?正如我一開始所料,我們前兩家店獲得了巨大成功,每天人滿為患,排隊排得最兇猛的永遠是雕爺牛腩!無數顧客專程來吃,我們事實上在給商場“引流”,這可是商場最渴望的!導致后來的兩家商場,就是求著我們進駐開店的了……此時不裝逼,更待何時?
這時,我們要開始接近這篇文字的本質了——循環補貼。(“取勢”部分)
原來的Mall,以零售為主,每個品類,都能盈利,無非是多賺少賺。現今不行了,電子商務的崛起,把傳統零售摧枯拉朽,幾年工夫就面目全非——怎么辦呢?人們想“購物”時,首選逐漸變成了網購,而非去Mall逛——客流量,成了商場老總們心頭最大的痛。
這時,網購無法解決的餐飲、美發等體驗式消費,就成了救命稻草。馬云再厲害,也沒辦法從電腦屏幕里端出一碗熱騰騰面條給你吃,想吃美食,還得去餐廳。陌陌再狠,你網友見面,也得約在咖啡廳假裝坐一會不是?總之,想救零售,救化妝品、服裝的售賣,就得依靠餐飲等項目賺客流量。
這時你會發現,是整個品類對品類的補貼。
最源頭,是“逼格”型項目,比如臺灣誠品書店,比如國內不少Mall里的溜冰場,甚至最近大悅城都要引入小劇場了,這些項目,Mall根本是狂賠錢在做。好處是,這些項目能令Mall的逼格提高,能吸引更多優質顧客。
然后,是“微利”型項目,事實上,餐飲業、美發業、以及很多體驗型行業,貢獻給商場的都是微利,因為這些項目第一需要大量人工兼大量面積,成本本來就很高,第二是人均效率其實很低下,賣化妝品一個人一天可以伺候一百人,但餐廳后廚和端盤子,一天的“人效”通常也就是六七人。這樣一分攤,實際上租金承受能力很低,給商場貢獻不了太大“每平米利潤”的。
最終,Mall想賺利潤,還得回歸到揩油零售商。而且,“逼格”型項虧的錢,和“微利”型項目少賺的錢,都要靠零售商來彌補——在可預見的日子里,傳統零售品牌,必將越來越難受。
那這時有人問了,OK,我明白這其中玄機,零售商補貼餐飲業,餐飲業補貼書店業,那誰來補貼零售業呢?形成“循環補貼”的完整鏈條?答案其實近在眼前——電子商務啊!
未來,Mall里的零售柜臺,將不僅僅是售賣,更大的功能將體現在“品牌宣傳”和“服務體驗”上。沒人相信網購會100%替代線下零售吧?因為網購還是有致命缺陷的——僅僅網絡頁面展示,五感當中只有視覺感受,是殘缺的;只有線下才能充分把“完整體驗”,視覺、味覺、觸覺、聽覺、嗅覺全部展示出來。尤其是打造“高溢價”的金光閃閃品牌,商場的“形象店”不可或缺,絕對不可或缺!所以,如果下注,我毫不猶豫賭未來是“線上線下一體方能品牌化”。(當然,品類不同,打法不同。個別品類,我也相信能完全互聯網化,不必線下。)
實際上,最需商場妥協的,還是阿芙,你得給阿芙“公平”待遇!不許再讓我們填雅詩蘭黛它們挖出的那么大的坑!你讓別人填去,我不填了!沒錯,阿芙還得不斷開新店,開好店,開大店!然后呢?你懂的,不斷拉升阿芙品牌價值,提高售后體驗,讓越來越多顧客愛上精油……最終,我們能夠在網店端,穩穩把利潤賺回。
以“鏈條”對“鏈條”,把不同項目契合進商場的大循環里,在不同層面的補貼里,我們都有話語權。最終,依靠的絕不僅僅是雕爺牛腩本身的競爭力,很可能最后有人發現,雕爺牛腩永遠不需要賺錢!但我們的薛蟠烤串和阿芙精油,變成了利潤的發動機。這個看透商場“循環補貼”、讀懂“消費者的消費鏈”后所產生的企業戰略選擇,我稱之為“核心競爭鏈”。
最后,公布最最最核心的秘密:
我后來和云海肴的創始人成了朋友,她告訴我,餐飲業能活下來的秘訣,就是管理者每天16小時工作制,或者稱為“007工作制”也行,睜開眼睛就是工作,閉上眼還是,零點到零點,每周七天沒有間歇……只有這樣,才能活下來。我深以為然,我天天教育雕爺牛腩的小伙伴,這其實才是餐飲行業的真理!反正我確實看到了,雕爺牛腩的管理層,從開業至今,成長飛快,都是得益于這種態度。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近年來,京津冀三地積極推動北斗產業化應用,導航與...[詳細]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