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剛剛投了華為天才少年

作者|楚門、曹婷婷 來源|超電實驗室(ID:SuperEV-Lab)
高瓴、小米系都投了
天才少年,又拿到了熱錢!
最近,智元機器人關聯公司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三亞百川致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為股東,公司注冊資本由約4236.36萬人民幣增至約4847.02萬人民幣。
智元機器人的創始人,正是去年從華為離職的“天才少年”——稚暉君。
通過股權穿透,新增的這家股東,背后則是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
在投資環境遇冷的情況下,創業項目拿到錢并不容易,要么是賽道火熱,要么創始人有著極大的光環。
這兩點智元機器人全占了,智元機器人做的是讓AI和機器人融合,稚暉君更是金字招牌。而看上智元機器人的,不也僅僅是李彥宏。
01
成立僅三個月,李彥宏入股這家公司
稚暉君的創業項目成立時間很短,公司于2023年2月注冊成立,當時他離開華為也就兩個月的時間。
天眼查顯示,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經營范圍包括智能機器人的研發、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硬件銷售、電子產品銷售等。
智元新創的法人為舒遠春,天眼查披露的核心團隊只有稚暉君(彭志輝)一人,title為創始人,公司的業務目前僅顯示一個,就是由稚暉君負責的智元機器人。
5月29日,百度旗下BV百度風投完成了對智元的天使+輪融資,不過交易金額雙方都沒有公布。
BV百度風投的合伙人為齊玉杰,是百度創始團隊成員、高級技術總監,董事則是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同時也是百度戰略投資部門負責人。
百度為什么看上了稚暉君的機器人?
公開資料介紹,智元機器人(Agibot)專注于發展通用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致力于以AI和機器人的深度融合,長期投入打造有競爭力的機器人產品和生態。
這也是稚暉君在獨立創業前的一大興趣所在,他的另一個身份是B站up主,主頁經常會投稿一些自己自制的硬核產品視頻。
4月1日,稚暉君的B站動態更新,上傳了他最新自制的機器人“neZHa”制作視頻。
這個動態也是他離開華為后發布的第一個視頻,主要是講怎么去設計機器人以及自己做的一些創新,稚暉君預告將會在幾個月后正式發布。

來源:B站-稚暉君
此后,稚暉君還在B站為公司招兵買馬,涉及算法工程師、硬件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等多個崗位,希望可以共同推動AGI機器人的實現。

看到這其實不難發現,百度為什么要投資智元機器人。
近年來,百度在科技、汽車、AI等多領域都有布局,ChatGpt的浪潮席卷全球之時,百度被反復拉出來做對比。
百度在AI大模型領域布局的時間并不短,甚至說可以是國內第一批行動起來的,但百度文心一言的發布后,市場的評價顯然讓百度和李彥宏壓力倍增。
因此,除了在汽車、AI大模型領域,百度需要一個新的“刺激點”,或許投資智元機器人就是李彥宏和百度的下一步棋。
5月26日,李彥宏出席在北京舉辦的2023中關村論壇,并發表題為《大模型改變世界》的演講。
李彥宏表示,當下正處在全新起點,這是一個以大模型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新時代,大模型改變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即將改變世界。
李彥宏認為,未來所有的應用都將基于大模型來開發,每一個行業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大模型。“大模型會深度融合到實體經濟當中去,賦能千行百業,助力中國經濟開創下一個黃金30年。”
02
看上天才少年的不止李彥宏
2019年6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發起一項“天才少年”招聘計劃,目的就是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天才少年們背負著救華為于水火之中的重任。

來源:華為
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將華為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
次月,任正非就宣布了此項招聘計劃,并表示“要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再招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鉆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頂級人才也有著頂級薪酬,據了解,天才少年的工資共分為三檔,其中最高年薪可達到201萬元,而稚暉君年薪可達到200萬。
2020年11月,稚暉君頂著天才少年的名號進入到華為,負責華為昇騰計算產品線的全棧研發。
同時他還是B站百萬粉絲UP主,在B站有242.7萬粉絲,在他投稿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天才少年的名號不僅僅是個噱頭。

來源:稚暉君B站
自制機器人、自制鋼鐵俠機械臂、自制螃蟹火星車、3個月自制最小電視,以及超迷你語音助手、迷你無線智能攝像頭......
就像稚暉君自己所說的那樣,他熱衷于各種有意思的機器人制作,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一款爆款自動駕駛單車,可以完成高難度動作,甚至還配備了特斯拉都沒有的激光雷達。
這位天才少年在華為待了兩年,在2022年12月27日離職,就像他在個人社交平臺說的那樣,離職是為了更好的開始,他選擇的下一個風口是機器人創業,這也是他的熱愛。
稚暉君本名彭志暉,在2018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他由于愛好一直在自學計算機知識,在研究生階段選擇了信息與通信系統專業。

來源:稚暉君B站
在加入華為之前,他曾在OPPO研究院AI實驗室就職,但天才不會一直在企業“擰螺絲”的,即便是高薪也留不住有野心的少年。
稚暉君所參與創業的智元機器人共經過兩輪融資,企業股東有14家。
在公司成立初期,就吸引到了高瓴資本入局。
還有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合伙創辦的南京高榕五期一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以及經緯中國創始團隊成員左凌燁旗下的經緯(杭州)創業投資合伙企業。
而這個創業項目也吸引到一批地方國資入股,包括上海煥新一期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司南園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以及上海煥新一期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上海司南園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這些均為上海地方國資。
除了這些知名機構,也有互聯網巨頭的參與。其股東北京奇績創壇二期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背后包含北京地方國資,還有抖音有限公司。
事實證明,天才創業,八方支援。
最后,祝愿一切順利吧~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超電實驗室(ID:SuperEV-Lab),作者:楚門 、曹婷婷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