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干細胞移植治療發展現狀:仍處于臨床前期研究階段【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源協和(600645);賽萊拉(831049);冠昊生物(300238)等
本文核心數據:患者存活率水平等
——干細胞治療適應癥主要為自身免疫疾病、基因疾病等
疾病的治療方式從藥物治療逐步轉變為細胞治療,主要因其具有獨特作用機制、靶向性更強以及能為患者帶來個性化治療。由于干細胞的生物特性,人們期望通過干細胞療法治療疑難雜癥,目前干細胞治療適應癥主要分布在自體免疫疾病、基因疾病、骨骼及軟骨修復。

——中國干細胞移植治療機構:超過200家,主要分布在廣東、北京、江蘇
目前中國唯一被認可的干細胞治療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其他干細胞治療仍處于臨床前期研究階段。截至2024年底,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限制類技術目錄和臨床應用管理規范(2022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22〕6號),在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備案的造血干細胞移植、采集醫院總計264家,其中主要分布在廣東、北京、江蘇。

——中國干細胞移植治療較成熟的機構以三甲醫院為主
中國干細胞移植治療主要是由開展干細胞治療的機構組成,以三甲醫院為主。國內比較成熟的干細胞醫療機構有解放軍302醫院、海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和天壇普華醫院。

干細胞臨床治療主要存在以下壁壘:

——中國干細胞移植治療成效:存活率超過60%
干細胞移植(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或干細胞治療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干細胞治療方式。僅從概念上,因為干細胞的多能性和分化能力,注射干細胞到特定的組織,可修復疾病或者物理損傷的組織。然而,正因為概念的簡單性和強大商業利益的驅動,干細胞移植亦成為商家和醫院最為濫用的干細胞治療方式之一,消費者和病人需要謹慎面對這種治療手段。
干細胞技術廣泛應用于骨骼及軟骨修復、心血管疾病和自體免疫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未來隨著干細胞移植技術不斷發展,將應用于糖尿病、組織工程、腫瘤治療。可利用干細胞及其產物細胞,結合基因治療、組織工程及藥物開發等進行醫療或研究應用。此外,干細胞將來可能配合基因修飾,運用培養技術,使其成為人造器官組織的來源,目前器官移植來源有限,因此干細胞的潛力備受期待。
截至2023年,在中國干細胞集團接受移植的患者中,體重超過30公斤的占81.36%,年齡超過18歲的占66.22%,患者移植后五年的存活率高達60.1%,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干細胞醫療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干細胞醫療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