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海洋捕撈市場運行現狀分析 海洋捕撈產量跌破一千萬噸【組圖】
水產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我國水產行業上市公司有中水漁業(000798)、開創國際(600097)、中廣核技(000881)、天馬科技(603668)、國聯水產(300094)、ST昌魚(600275)、百洋股份(00269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海洋捕撈水產品產量數據、中國海洋捕撈產量結構數據等
水產捕撈總量連續下滑
根據捕撈水域的不同,我國水產捕撈可劃分為海洋捕撈、遠洋捕撈以及淡水捕撈三大類型,其中海洋捕撈憑借廣闊的作業范圍以及巨大的漁業資源優勢成為我國水產捕撈中最主要的發展形式。
近年來,我國海洋漁業資源不斷衰退,隨著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狀況日益嚴重,同時漁業資源收到時間限制,再生資源受到限制,自2015年開始,我國海洋捕撈產量呈現持續下滑的發展趨勢,到2020年,全國海洋捕撈水產品總產量為947.41萬噸,自2015年以來首次跌破一千萬噸,占全國水產捕撈總產量的71.5%。

魚類是海洋捕撈主要產品種類
從海洋捕撈的產品種類來看,目前我國海洋捕撈產品主要以魚類為主。2020年,全國海洋捕撈魚類產量為648.78萬噸,占總產量的68.48%;甲殼類捕撈產量為181.08萬噸,占總產量的19.11%。其他類型水產品捕撈量占比均不足5%。

海洋捕撈漁具以拖網為主
從海洋捕撈所使用的漁具類型來看,目前我國海洋捕撈主要以拖網為主、刺網及張網等多種形式為輔。2020年,全國海洋捕撈中拖網漁具捕撈產量為455.19萬噸,占總產量的48.05%;刺網漁具捕撈產量為215.42萬噸,占總產量的22.74%;張網漁具捕撈產量為103.58萬噸,占總產量的10.93%。其他類型漁具捕撈量占比均不足10%。

浙江海洋捕撈穩居第一
具體到地區來看,目前,我國海洋捕撈四大海域中,東海、南海以及黃海捕撈作業較為成熟,2020年,全國海洋捕撈中在東海海域實現產量380.84萬噸,占總捕撈量的40.2%;在南海實現捕撈量279.49萬噸,占總捕撈量的29.5%;在黃海實現捕撈量226.84萬噸,占總捕撈量的23.9%。

具體到各地區海洋捕撈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我國海洋捕撈市場發展主力仍是浙江、山東、福建等沿海地區。2020年,我國共有五個地區海洋捕撈產量在100萬噸以上,其中浙江以256.86萬噸排名第一,山東及福建分列二三位,產量分別為165.52萬噸和152.90萬噸。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遠洋漁船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遠洋漁船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遠洋漁船行業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遠洋漁船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