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物流金融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超50萬億元
本文核心觀點:發展中期、流企業與第三方支付企業為主導
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這些資金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物流金融僅為供應鏈或非供應鏈的某一貸款企業進行服務,由于僅面向一個企業,因此融資流程簡潔,不存在關聯擔保,且融資關系簡單清楚,風險性小。
物流金融是一種創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產品,它為金融機構、供應鏈企業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業間的緊密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使能達到“共贏”的效果。
【物流金融主要涉及三個主體】
物流金融主要涉及三個主體:物流企業、金融機構和貸款企業(客戶)。貸款企業是融資服務的需求者;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為貸款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三者在物流管理活動中相互合作、互利互惠。

【發展歷程】
國外物流金融行業發展起步較早
國外物流金融行業發展起步較早,發展到今天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908-1920:起步期---主要是銀行與農場主之間開展合作。
1920-1954:規模發展期---接著隨著倉儲業的迅速發展,物流企業逐漸開始參與抵押業務,由此改變了銀行與借貸企業的關系結構,大大提升了存貨質押業務的效率,帶來了騰飛的發展。
1954-1980:創新發展期---物流金融的質押物種類擴展到較多的行業,融資對象從最初的農場主到流通性批發零售企業,擴展至生產型企業,在這一時期物流企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規范操作,但這一階段融資對象仍局限于單個企業。
19世紀80年代至今:隨著供應鏈一體化時代的到來,為追求供應鏈的無縫化,物流金融業務逐漸從單個企業的資信評估擴展到整條供應鏈的交易背景評估,物流企業的橋梁作用變得不可或缺甚至成為主導,來為溝通借款企業和銀行提供專業的供應鏈服務和信息,成為物流金融業務中的“超級管家”。

相較于國際社會,國內的物流金融市場發展較晚
一直到1992年,我國才開始出現最初的物流金融萌芽。
1、發展初期——銀行主導的物流金融業務
從1992年中儲率先試水物流金融開始,物流金融逐漸成為我國物流業與金融業共同關注的新興領域,在巨大的需求引導下處于快速上升狀態。隨著金融市場競爭加劇,也成為國內銀行業務發展的一種趨勢。
2、發展中期——物流企業主導與第三方支付企業主導的物流金融創新業務共同發展
2006年,建設銀行率先推出以“保稅倉”為代表的貿易融資產品,標志著我國物流金融的快速發展的階段到來。銀行主導的物流金融業務雖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但開展的規模和水平較落后,隨著業務經驗的累積,更多企業開始探索更靈活的運作模式,相比之下銀行為主導的物流金融模式逐漸凸顯諸多弊端,以銀行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動力逐漸不足,很難成為銀行的主流業務,所以物流企業為主導的物流金融貿易融資業務應運而生。
第三方支付也從簡單的支付網關逐步延伸到支付上下游企業融資。第三方支付了解到上下游企業的交易和融資信息,掌握了交易過程的資金流和信息流,以此來控制融資風險。包括支付寶、快錢、匯付天下,易寶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加大對行業支付(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投資和業務拓展力度。
【階段現狀】
作為復合型的一個新興產業,物流為制造業、工業、金融業等周邊產業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接連出臺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政策,鼓勵發展物流金融。受益于政策鼓勵,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比如傳統的商業銀行、電商平臺、P2P網貸平臺、信息化服務商、物流公司、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等紛紛開始布局供應鏈金融領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稱,以2015年為分界線,在此之前,物流經濟的增速快于GDP增速,之后,增速就跟GDP同步,甚至略低于GDP增速。知名咨詢公司埃森哲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測,物流金融在2030年在整個物流供應鏈行業占比將達到15%。據此,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20年我國物流金融市場規模在16萬億元左右。

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物流業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2021年,隨著疫苗的逐漸普及,我國經濟在加速恢復,世界經濟也在逐步復蘇過程中,而物流相關建設作為我國的新階段社會發展的基礎建設,我國物流業將運行在合理區間,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根據前瞻測算,2025年,我國物流金融市場規模預計能夠達到51.88萬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流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體育用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體育用品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