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1:《2021年中國體育俱樂部行業全景圖譜》(附產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隨著社會體育健身的發展,俱樂部在全民健身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民政部門或者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的各類體育俱樂部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在體育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國家政策對體育俱樂部的不斷規范,未來我國體育俱樂部業態將不斷健康化。
體育俱樂部是以體育為媒介,以滿足人們健身、娛樂、休閑、競賽、以你管理等需要為目的,以自愿、自發、自主為原則而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場所獲組織。體育俱樂部主要分為職業體育俱樂部和業余體育俱樂部。
其中,職業體育俱樂部是主要從事為付費觀眾提供現場體育項目表演的企業。它向消費者提供體育比賽以滿足消費者在體育娛樂方面的需要與興趣。業務體育俱樂部主要以強身健體、運動休閑或提高運動技能為目的,是以會員制形式組織起來的社會團體。
體育俱樂部產業鏈全景
俱樂部是經營體育IP的主體。俱樂部收入主要來自于轉播權、廣告贊助、商品授權、比賽日門票、球員轉會等方面,投入端的主要支出為球員教練及管理人員的工資、青訓投入、轉會支出、場館及營銷支出。

目前,每個運動項目均有相應的俱樂部。其中,足球主要有恒大淘寶、中赫國安、上海上港、江蘇蘇寧、山東魯能等參與者;籃球主要有廣東宏遠、廣東東莞銀行、遼寧本鋼、佛山龍獅等;排球主要有北汽女子排球俱樂部、江蘇中天鋼女子排球俱樂部、廣東恒大女子排球俱樂部、上海東浩蘭女子排球俱樂部等。

我國體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下,我國體育產業迎來了快速的發展。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達到2.95萬億元,增加值為11248億元。中國體育產業能夠實現快速發展,激活強大動能,主要源自以政策引領、消費升級、全面轉型為主要特征的多維創新。

足球俱樂部:收入與輸出不等
——地域聚集趨勢明顯
在足球產業價值鏈上,足球俱樂部是最為核心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中超、中甲、中乙為主體的職業聯賽框架,全國共有25個省級行政區域擁有三級職業足球俱樂部,共55家。
其中江蘇、山東、廣東、北京分別以7家、6家、5家和4家,在數量上名列前四。上海、河北、湖北、陜西各有3家,遼寧、四川、浙江、內蒙古各有2家,天津等13個省級行政區域各有1家。

根據中國足協2020年5月發布的名單,2020賽季三級職業聯賽參賽資格的俱樂部共55家。其中,符合中超聯賽準入要求及成績要求的俱樂部有16家,符合中甲聯賽準入要求及成績要求的俱樂部有18家,中乙聯賽有21家。



——薪資與實力不對等
從足球俱樂部的收入來看,根據世界著名數據網站Sporting intelligence發布的《2019年全球體壇年度薪資調查報告》,2019年中超人均年薪為120.7229萬美元,比上年上升20.8%,在足球聯賽中僅次于歐洲五大聯賽。其中,排前三名的俱樂部分別是上海上港、廣州恒大和華夏幸福。但從最新2021年2月25日的FIFA世界男足國家隊排名來看,中國僅排名75位。
顯然,一些國足球員能力并不能匹配現在的收入,在此背景下,2019年12月25日,中國足協在北京召開了中超投資人大會,會上,中國足協提出職業聯賽將“向亞洲近鄰日韓看齊”,并最終確定2020版的足協新政。新政規定,外籍球員頂薪300萬歐元,而國內頂薪1000萬元。其中,國腳可以上浮20%,U21球員職業合同稅前年薪不超過30萬人民幣。


——持續燒錢 盈利模式仍待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足球俱樂部雖然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但經營業績慘淡。以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為例,近年來持續處于虧損狀態,2019年凈虧損額達到19.43億元。中國的職業球隊模式極為單一,幾乎只有“廠隊”這一種模式。
表面上看,職業俱樂部都是獨立的有限公司,但實際上股權結構異常簡單,絕大多數都只是由一家母公司百分百持股。俱樂部的經營模式更是整齊劃一——靠母公司“輸血”。這種模式也就造成了俱樂部的生死存亡全都維系在投資人的投資熱情之上,一旦投資人不再投資,俱樂部變便難以維系。

沖浪俱樂部:沿海地區多地開花
目前,國際奧委會已經決定將沖浪、滑板、攀巖、棒壘球和空手道等項目加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讓擁有百年歷史的奧運會更加貼近年輕群體。沖浪這項在全球范圍內都屬于小眾的極限體育運動,在中國已經悄然興起。
有數據顯示,當前沖浪運動在全世界擁有8000多萬名愛好者,年產值達60億美元。中國有著綿長萬里的海岸線,有上億人口沿海而居,而今國內的很多沖浪圣地也吸引了眾多這項運動的愛好者前來打卡,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更加關注和熱愛這項運動。
在沖浪運動興起的同時,沖浪俱樂部也在不斷發展。根據體育總局水上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2月底,共有來自22個省市的136家沖浪(槳板)俱樂部完成了注冊工作。這些俱樂部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浙江等沿海省份。其中海南俱樂部數量多達36家,排名全國第一;廣東有28家,排名第二;浙江以15家排名第三。

健身俱樂部: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健身俱樂部數量遠超美國
近年來,我國健身市場快速發展。2019年,中國健身俱樂部(不含所有類型的工作室)數量達到49860家,遠超美國的39570家,甚至已經逼近整個歐洲健身市場。此外,2019年中國健身人數達到6812萬人,中國的健身俱樂部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場。

——中國健身俱樂部數量遠超美國
從健身俱樂部收入以及會員消費來看,一線城市不管在會員消費上還是在收入上均領先于其他城市。具體來看,2019年一線城市健身俱樂部月均收入69.2萬元,北上廣深分別為66.5、73.1、61.3、75.7萬元;新一線城市月均收入50.1萬元,與一線城市相差38%。從會員消費來看,一線城市的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能力更強。

體育健身休閑活動產業增長迅速
2019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為2.95萬億元。從市場來看,體育健身休閑活動發展最快,2018年產值達到10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6.85%。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體育健身休閑活動保持了近年來的高位增長,增加值現價增長速度達到74.4%。初步測算,2019年中國體育健身休閑活動產值超過1500億元。

健身人口滲透率極低 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中國的健身人口滲透率極低,2019年僅為4.9%,與美國的20.3%、英國的14.9%、德國的13.4%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進一步明確了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體育健身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此外,2020年6月體育總局發布《關于促進和規范社會體育俱樂部發展的意見》,在治理機構、賽事活動、發展環境等多方面加強對社會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在政策的推動下,未來我國體育俱樂部將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育俱樂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體育俱樂部行業的發展環境;體育俱樂部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體育俱樂部行業的國內外運營管理情況;職業體育俱樂部、業余體育俱樂部以及商業體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