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智能改變生活
近期以來,地產央企動作頻頻:先有招商地產在多地降價銷售,上海的部分高市值別墅甚至以六折的價格甩賣,后有中海地產也將位于青島延吉路與山東路交界處的“地王”級樓盤海紫御觀邸以百萬元的降幅進行銷售;此外,華潤置地在上海平均售價超過5萬元的新江灣城項目,也推出單價只有三四萬元的低價位住宅產品。
難怪網上有人驚呼“地產央企清倉大甩賣啦!”且不論短時間是否會有重磅型的調控政策出臺,但國家對樓市的調控短期內難見松綁卻是業界共識。
對于房地產商而言,如何能保住利益,如何能在種種困境中重新尋覓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價格因素已經無法加大籌碼的情況下,只有將眼光放在房地產本身的軟環境中,才是出路所在。放眼當前的形勢,智能家居與傳統裝修的融合成了房產商謀生存求發展的出路之一。
智能改變世界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體的建筑案例出現,直到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將建筑設備信息化、整合化概念應用于美國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 Place Building時,才出現了首棟的“智能型建筑”,從此也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最著名的智能家居要算比爾·蓋茨的豪宅。該豪宅耗時7年于1997年建成,整個住宅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不僅具備高速上網的專線,所有的門窗、燈具、電器都能夠通過計算機控制,并擁有有一個高性能的服務器作為管理整個系統的后臺。
時至今日,一些先進國家紛紛提出了智能家居方案,并且在美國、法國、日本得到應用。國外運營商方面也對加強了智能家居方面的探索,在法國現已實現了設備融合和網絡融合;在美國ATNT提供了手機和視頻監控業務;在日本直接通過手機遠程控制家中的家電;在韓國KT和SK采用無線傳輸協議對家中設備進行管理,支持通過PC手機獲得家中設備遠程監控信息和基于IP視頻監控點播業務。
在我國,智能家居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四個時期。
20世紀90年代是智能家居的引入期,市場上一些做報警系統的廠家開始通過電話線來遠程控制燈光;2000-2001年是智能家居的概念期,智能家居概念通過電臺、電視、媒體等媒介,把“智能家居”這一概念領入大眾視野,這一時期誕生的上海索博、天津瑞郎、波創等智能化控制廠家在經歷摸索發展后成長為如今智能家居行業的主力軍;2002-2007年是智能家居的起步期,在對講行業的數字化革命趨勢來臨之時,一些公司相繼推出智能家居產品,并在一些高檔住宅和小區、別墅相繼采用;2007-2009年是智能家居的推廣期,數字化、網絡化趨勢愈加明顯,關于智能家居方面的系統,各種標準陸續出臺,也有一些部分住宅和小區考慮配備一定智能化的設施和設備。
2010年以后,隨著精裝住宅比例不斷上升,智能家居呈現向中高端市場普及的趨勢發展。
如今,智能家居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智能小區”概念,而是基于小區的多層次家居智能化解決方案。它將家庭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費服務、小區安防監控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傳統“智能小區”的基礎上實現了向家的延伸,創造出高效、舒適、安全、便捷的個性化住宅空間。
隨著追逐時尚又張揚個性的70、80后逐漸成為房地產的購買主力群體,他們有個性、有文化、也有能力去追求智能的家居生活,因此,智能化家居將有望在我國得到快速普及和推廣,成為房地產企業借以籠絡新型客戶群體的新招。
智能改變生活
為了擠壓房地產泡沫,抑制投機炒作的行為,國務院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迫使房地企業不得不轉變經營策略。
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方面,從環比看,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6個,持平的城市有16個;從同比看,價格下降的城市有38個,漲幅回落的城市有21個。
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家居行業研究員高曉詩表示,房價的回落反映著房地產企業的售房意愿仍然較強。然而在整個行業受到抵制,價格因素已經無法加大籌碼的情況下,只有將眼光放在房地產本身的軟環境中,才是出路所在。放眼當前的形勢,智能家居與傳統裝修的融合成了房產商尋求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
在眾多傳統裝修的房產中,智能家居的融入顯然能夠成為脫穎而出的賣點,走精品化路線,作差異化營銷也已經日漸成為房地廠商的“亮劍”,而智能家居在其中擔當的重要角色自然不言而喻。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智能家居產業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已將家庭網絡列為未來中國高新技術發展領域的重點方向之一。
智能家居關聯的技術、產業眾多,而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可以理順關系,為產業的發展提供規范和引導,利于實現產品的互操作和產業規模化。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在電子、通信、建筑業、家電等幾個領域出臺了首批結合中國產業基礎、針對中國市場需求的智能家居標準。
由于,智能家居融合了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和網絡通訊技術于一體。因此, “三網合一”和“物聯網”的大力發展,以及3G網絡普及,將幫助智能家居實現根本性的突破。
對于智能家居而言,三網融合意味著一種內容的融合,傳輸方式、設備的融合,服務的融合,從用戶需求出發,將家庭網絡、傳輸網、服務網等進行融合,為家庭帶來全新生活享受;而3G技術的發展讓視頻通話、家庭遠程監控、手機網絡控制等各種家庭智能化正在變成現實。
此外,使用智能家居系統有助于轉變和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習慣,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實現“綠色節能”。針對智能家居系統而言,綠色節能并不僅僅指在產品材料上的控制能耗,更重要的是要實現系統管理上的節能。
在當今世界,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邁向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競爭力”也成為提升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能力的核心要素。智能家居產業作為節能環保的主力軍,可以說在未來發展中,將有著無限商機。
高曉詩表示,目前我國智能家居產品與技術的百花齊放,市場開始明顯出現低、中、高不同產品檔次的分水嶺,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面對中國龐大的需求市場,預計該行業將以年均19.8%的速率增長,在2015年產值達1240億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