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車鋁合金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汽車輕量化鋁型材發展空間廣闊【組圖】
鋁及鋁合金的特性與應用
鋁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具有質量輕、高導電性、高導熱性、可塑性(易拉伸、易延展)、耐腐蝕性等優良特性,是世界上產量和用量僅次于鋼鐵的金屬,尤其在節能環保領域體現出其獨到價值。近年來,隨著全球環保及節能減排意識的增強,鋁及鋁合金的綠色環保性能也正在被社會廣泛認可,其應用規模快速增長。
其次,在交通運輸領域,以鋁代鋼以實現汽車輕量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由于鋁的密度僅約為鋼的1/3,且合金化之后其性能可以達到汽車材料的相關要求,使用鋁在汽車領域替代能大幅降低汽車重量,減少油耗,進而達到節能降耗減排的效果。
最后,除具有優異的性能外,鋁還具有易于回收利用的特性。鋁的回收利用率超過90%,且回收時重新冶煉所消耗的能量僅為初次冶煉時的5%,循環利用性能優異。

鋁型材企業競爭格局
從整個鋁行業的產業鏈來看,產業鏈前端的鋁土礦行業主要為以礦產資源為導向的開采型行業;氧化鋁與電解鋁則是以標準化加工為特點的制造行業。而處于產業鏈中端的鋁加工行業需要根據下游應用行業的不同,生產出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技術工藝水平要求較高,是一個應用導向的行業。
在鋁加工方式中,擠壓是最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鋁型材是通過對鋁合金鑄錠進行加熱、擠壓、表面處理等工序,生產得到的具有不同截面與表面的鋁合金型材,廣泛用于建筑、汽車輕量化、交通運輸、自動化設備、消費電子、電信通訊等下游領域。
我國現代化鋁型材工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1956年以生產軍工鋁型材為目的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原名哈爾濱鋁加工廠)建成,標志著我國鋁型材工業的起步。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鋁加工業在1985年以來進入飛速發展的30年。
我國鋁擠壓企業眾多,超過900家。但其中,大部分企業生產能力較為薄弱,比如生產能力低于5萬噸/年的企業數量超過800家。

根據公開披露數據,2018年度國內鋁擠壓材生產企業的上市公司市場占有率情況計算如下:

隨著鋁擠壓材行業逐漸進入行業整合階段,企業的規模效應在市場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大規模企業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的同時將淘汰一部分資金實力較弱、競爭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因此,在此市場供求情況下,規模與資金成為進入該行業的重要壁壘,未來具有相當規模的鋁擠壓材企業將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汽車的日益普及使得我國的節能減排需求日益迫切
新世紀以來,我國汽車年產量迅速增長。2003年我國汽車年產量為444.37萬輛,到2018年達到2,780.92萬輛,增長了5.25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00%。
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出現輕微下滑趨勢,但單車用鋁量相對更高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仍保持快速增長,2019年1-6月累計產量同比增長48.62%,累計銷量同比增長49.70%。
汽車的日益普及,使汽車燃油消耗、碳排放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嚴峻。在全球,汽車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總排放量的21%,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崔瑩等學者的研究,2015年我國乘用車平均碳排放水平為151.65g/km,處于較高水平。

不斷趨嚴的汽車油耗標準將持續促進鋁合金在汽車的應用
面對嚴峻的環保壓力,世界各國均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車油耗標準,通過不斷趨嚴的標準引導汽車環保升級。以歐盟、日本為例,其2020年油耗限值目標相比2015年分別下降了20%、17.14%。
面對嚴峻的環保形勢,我國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標準制定工作,以切實行動推動汽車油耗標準降低。根據上圖可見,預計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國汽車新車油耗將分別降至5L/100km、4L/100km、3.2L/100km,而基于鋁合金的汽車輕量化改造是實現油耗降低的重要途徑。

我國汽車輕量化鋁型材發展空間廣闊
據研究表明,汽車燃料約60%用于負荷汽車自重,汽車乘用車每減重100kg能節油0.39L/100km。若汽車整車重量降低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從而使排放降低5%-6%;同時,可使加速時間減少8%,制動距離減少5%,輪胎壽命提高7%,疲勞壽命明顯提升。
相比鋼材,鋁合金具有質輕質優的特點。一方面,鋁合金密度只有約2.68g/cm3,僅為鋼的30%,使用鋁合金替代鋼材可有效減輕汽車重量;另一方面,鋁合金在強度、導熱性各方面均滿足替代鋼材的要求,且耐腐蝕能力優異、易于循環利用,使鋁合金替代鋼材具有可行性。
目前而言,在汽車上使用鋁合金對鋼材進行替代,是進行汽車輕量化的最主要途徑。以車身結構與保險杠為例,用鋁型材替代鋼材,可減輕重量30%-40%,且保持有與鋼結構具有同等的抗沖擊強度,能有效吸收沖擊,保護人身安全。
橫向對比來看:截至2016年,全球的單輛汽車用鋁量平均水平為170公斤,而國內僅為130公斤左右,我國汽車單車用鋁量有廣闊的提升空間。就全世界而言,2015年國外汽車工業用鋁約750萬噸,約占鋁消費量的25.7%;而我國汽車用鋁僅320萬噸,占我國鋁消費量的比例不到10%,占比明顯偏低。
縱向對比來看: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我國汽車將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別達到較2015年減重10%、20%、35%的目標。為完成該目標,我國汽車單車用鋁量也將持續增長。

可見,我國汽車用輕量化鋁型材發展空間廣闊。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鋁加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鋁加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鋁加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鋁加工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