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雙邊貿易全景圖(附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主要進出口產業數據)
根據香港政府數據,2018年,中國香港與內地的進出口貿易額為5886.9億美元,同比增速進一步增長至6.2%。事實上,內地早已成為中國香港對外貿易的第一大市場;而中國香港是內地最重要的轉口港和2018年第四大貿易伙伴。未來在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基本實現貿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中國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及中國內地市場大門的地位將更加鞏固,中國香港與內地的貿易前景將持續向好發展。
中國香港對外貿易現狀總覽
1、中國香港是全球第八大商品進出口國
根據2019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顯示,,2018年世界商品出口總額為19.475萬億美元,世界商品進口總額約為19.867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約為39.342萬億美元。(備注:由于統計誤差,以及統計時部分貨物在公海等因素,導致進口和出口數據并不相等。)
其中,中國香港貨物進出口總額約為1197十億美元,出口額為569十億美元,進口額為628十億美元,分別占全球出口貿易額和進口貿易額的2.9%和3.2%,均位列全球第8位。可見,中國香港也是全球對外貿易大國之一。

2、中國香港對外貿易額總體呈增長態勢
2009-2019年,中國香港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整體呈增長態勢。2010年,中國香港迅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其進出口總額暴增23.5%,達到8431億美元;隨后三年,中國香港對外貿易額持續增長,然后自2014年開始長達3年的下滑;2017年以后,中國香港對外貿易總額連續增長,2018年全年進出口額約為1.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而2019年1-2月,中國香港貨物進出口額同比再次下跌6.1%,僅為1625億美元。

3、中國香港對外貿易持續保持逆差狀態
2009-2018年,中國香港始終呈貿易逆差的狀態。根據中國香港政府數據,2018年,中國香港貨物總出口(包括港產品出口+轉口)5692.4億美元,增長3.5%,其中,港產品出口129億美元,同比下降29.9%,轉口5563.4億美元,同比增長4.6%,轉口額占貨物總出口額的97.7%,占比極大;而中國香港商品進口6275.2億美元,同比增長6.4%。總體來看,2018年中國香港貿易逆差為582.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7.0%;2019年1-2月,中國香港持續保持貿易逆差態勢,貿易逆差為44.1億美元。
具體來看,中國香港前三大貿易逆差來源地是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2018年各國家/地區逆差額分別為469.5億美元、336.2億美元和204億美元,分別增長10.0%、13.0%和1.3%;中國香港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和美國,2018年順差額分別為399.7億美元和183.2億美元,前者下降3.2%,后者增長27.8%。

4、中國香港的出口目的國分析:中國內地是中國香港出口第一大市場
分國別(地區)看,中國內地是中國香港的第一大出口市場,2018年出口額為3143.3億美元,占中國香港出口總額的55.2%;而中國香港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明顯少于中國。此外,2018年,中國香港對印度、英國和瑞士的出口額明顯下滑;而對中國澳門、荷蘭以及新加坡的出口額增速則在10%以上。


5、中國香港的進口來源國分析:中國內地是中國香港進口第一大市場
分國別(地區)來看,2018年,中國內地同樣也是中國香港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其進口額占中國香港進口總額的43.7%,而其他進口來源地的進口額占比均在10%以下。從增速來看,中國香港從馬來西亞和英國的進口額增速領先,均在35%左右;而從印度的進口額則大幅下滑了18.6%。結合出口數據,2018年,中國香港對印度的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有明顯下滑。

中國香港與內地雙邊貨物貿易現狀總覽
1、中國香港與內地雙邊貿易額不斷回升
據中國香港政府統計,2013-2018年,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雙邊貿易額整體呈先減后增的趨勢。2014年,中國香港與內地貿易額開始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中國內地整體對外貿易額下滑,中國香港作為重要的轉口貿易中心,貿易額下降不可避免;二是自2013年9月開始,中國內地先后成立了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11個自有貿易試驗區,內地自貿區部分取代香港自由港的地位,進一步導致香港轉口貿易的流失。
2017年,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增長,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在中國對外貿易整體轉好的背景下,中國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額也同步開始回暖。2018年,中國香港與內地的進出口貿易額為5886.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2%,增速較上年進一步加快。

2、中國香港對內地持續保持貿易順差狀態
根據中國香港政府的數據顯示,2013-2018年中國香港對內地一直保持貿易順差態勢,且近3年來貿易順差保持相對平穩。2018年,中國香港對內地的貿易順差為399.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3.2%。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香港進出口內地的貨物有很大一部分與產品加工有關。一方面,在中國香港對內地產品出口上,2018年全年其輸往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品中,有6098億港元的貨品是作外發內地加工用途,較2017年全年上升了5.3%,占中國香港輸往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品的26.6%。另一方面,在中國香港從內地產品進口上,2018年中國香港從內地進口貨品中有8490億港元的貨品是與外發內地加工有關,較2017年增長了4.8%,占從內地進口貨物的38.9%;而原產地為內地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的轉口貨品中,有9723億港元的貨品也曾安排在內地加工制造,較上年增加了5.6%,占轉口貨品的69.5%。可見,中國大陸在與中國香港的貿易往來中,其(代)加工的角色十分重要。

產品維度下:中國香港與內地雙邊貿易分析
1、出口市場:中國香港對全球出口的產品分析
從中國香港對全球出口的產品整體情況看,機電產品、貴金屬及制品和光學鐘表醫療設備是香港的前三大出口商品,2018年出口額分別為3842.6億美元、682.7億美元和269.1億美元,占香港出口總額的67.5%、12.0%和4.7%,增減幅為10.1%、-21.8%和5.6%。機電產品中,電機和電氣產品出口3097.6億美元,增長10%;機械設備出口745億美元,增長10.5%。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香港制造業發展相對不足,這里的產品出口主要以轉口為主。
從五大類出口商品的國別/地區構成來看,前五國家和地區中共同覆蓋地只有中國內地和美國,均是全球對外貿易大國。

2、出口市場:中國香港對內地出口的產品分析
從中國香港對中國出口的產品情況來看,機電產品是中國香港對內地出口的主要商品,2018年出口額2372.8億美元,占香港對內地出口總額的75.5%,增長8.8%。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對內地出口1979.7億美元,增長9.4%;機械產品對內地出口393.2億美元,增長6.2%。貴金屬及制品居香港對內地出口商品的第二位,出口額283.8億美元,占香港對內地出口總額的9.0%,出口額下降15.1%。此外,光學鐘表醫療設備、塑料橡膠和化工產品等也是香港對內地出口的重要商品。
而對比“中國香港對全球市場出口”與“中國香港對內地出口”的情況來看,出口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均以機電產品、貴金屬及制品以及光學、鐘表醫療設備為主,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內地是中國香港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我國內地產品進口需求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香港產品出口結構。

從2018年中國香港對內地出口的主要產品金額占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來看,中國香港對內地出口的陶瓷、玻璃占中國香港對全球出口該產品金額比重的86.9%,排名第一,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之后,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和高端消費的異軍突起,富裕階層對個性化高端產品需求持續擴大,中國市場對原裝進口磚的需求進入快速發展期,內地對經香港轉口出口的意大利、西班牙的瓷磚需求迅速增加。
此外,中國香港對中國出口的植物產品,塑料、橡膠,化工產品,機電產品等的金額占比也非常大。

3、進口市場:中國香港從全球進口的產品分析
從進口產品來看,同樣的,機電產品也是香港進口的主要商品,2018年進口額4015億美元,占香港進口總額的64%,增長9.6%。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3279.4億美元,占香港進口總額的52.3%,增長8.0%;機械設備進口735.6億美元,占香港進口總額的11.7%,增長17.3%。貴金屬及制品為香港進口的第二位產品,進口額655.7億美元,占香港進口總額的10.5%,進口額下降8.3%。另外,光學鐘表醫療設備、紡織品及原料、礦產品等也是香港進口排名靠前的產品。
從五大類進口商品的國別/地區構成來看,前五國家和地區中共同覆蓋地只有中國內地。

4、進口市場:中國香港從內地進口的產品分析
機電產品是中國香港自內地進口的首位商品,2018年進口2020.9億美元,占自內地進口總額的73.7%,進口額增長8.3%。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1602.3億美元,增長6.1%;機械設備進口418.5億美元,增長17.7%。紡織品及原料、光學鐘表醫療設備和貴金屬及制品也是中國香港自內地進口的重要商品,2018年合計進口額324.7億美元,占香港自內地進口總額的11.9%。
而從“中國香港從全球市場進口”與“中國香港從中國內地進口”產品情況對比來看:
第一,中國香港對全球和對中國內地產品進口均以機電產品為主,進口產品格局基本保持一致。
第二,在貴金屬及制品方面,中國香港自內地進口該產品的金額占比相對全球市場較小,主要是因為中國也是貴金屬消費大國,黃金等貴金屬總體也供不應求,需要從瑞士、中國香港等市場進口。

總體來看,在中國香港市場上,中國內地在中國香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口上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占中國香港紡織品及原料、家具玩具、鞋靴傘進口市場份額的68%、79.4%和57.9%。同時,內地也是中國香港機電產品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地,占據該產品進口市場的50.3%;而中國臺灣是中國香港機電產品進口的第二大來源地,但市場份額僅為13.3%。

中國香港與內地雙邊貿易發展趨勢
一方面,內地是中國香港的第一大進口和出口市場,中國香港對外貿易對內地市場具有較大的依賴度;另一方面,中國香港作為大陸最重要的轉口港,2018年第四大貿易伙伴,其在大陸對外貿易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總體來看,未來中國香港與內地的雙邊貿易發展前景一片向好,或將朝著以下趨勢發展:
第一,中國香港與內地雙邊貿易關系趨于緊密。2019年2月,中國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加速,這將有利于促進港澳與珠三角地區深化產業合作。而中國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具有亞太區金融、貿易、航運以及信息樞紐的功能與戰略地位,是目前亞太區首要的跨國企業總部基地,可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所長,扮演獨特角色,可以預期其與內地的貿易緊密度也將隨之得到鞏固。
第二,中國香港作為內地轉口港功能不斷強化。自我國推行“一帶一路”戰略以來,國家與東亞、東南亞、中亞、中東、南亞以及歐洲6大區域的經濟合作日漸加深;與此同時,印度、越南和阿聯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近年相繼成為中國香港主要出口市場,即內地經中國香港與這些國家的轉口貿易正在迅速增長。可見,內地與東南亞、中東、南亞和歐洲的貿易暢通將為中國香港與內地的轉口貿易帶來契機,中國香港作為內地轉口港的功能將得到強化。
第三,中國香港與內地間加工貿易額或將持續上升。近年來,中國香港進出口內地的貨物有很大一部分與產品加工有關,且加工貿易額總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考慮到中國香港加工制造業已大量向內地轉移,未來其加工業務對內地的依賴度將進一步攀升。預計未來中國香港出口到內地的外發內地加工產品、從內地進口的與加工有關的產品均會有所增加,即兩地間的加工貿易額或將有所增長。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外貿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外貿行業的發展經營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與行業需求和發展速度,對外貿行業的發展前景做出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