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方物流子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組圖】
第三方物流子行業平穩發展
第三方物流行業是專業分工發展的必然產物,企業主要通過“倉儲+運輸+配送”環節收取費用。因此,第三方物流子行業主要包括貨物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等,下面來具體看第三方物流子行業的發展情況。
貨物運輸業方面,2015年以來,我國交通運輸實現平穩較快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全年貨物運輸總量514.6億噸,比上年增長7.34%,增速較2017年下滑了1.51個百分點。

各種運輸方式中,公路運輸量占比仍最大,2018年全年貨物運輸總量達395.9億噸,同比增長7.6%,所占比重為76.93%;其次為水運,貨物運輸量達69.9億噸,占比13.58%;鐵路貨物運輸總量40.3億噸,占比7.83%。

倉儲業方面,倉儲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物流活動的重要支柱,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進入21世紀后,我國倉儲業發展迅猛,各類倉儲企業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推動下紛紛加大投資。直到連續多年大幅增長后,倉儲設施才趨于飽和,投資增速逐漸放緩。根據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數據,2017年,我國倉儲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6855.78億元,同比下降1.8%,為近20年首次負增長。

經過持續的投入,我國倉儲基礎設施已趨于完善。截至2017年底,我國營業性通過(常溫)倉庫面積達10.3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其中立體庫約占26.4%,平方米庫約占58%,樓房庫約占15.6%;冷庫總容量為13531.8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2.7%,其中凍結物冷庫容量為9671.62萬立方米,冷卻物冷庫(含氣調庫)容量為3860.25萬立方米。
最后,郵政業方面,近年來,我國郵政業治理能力顯著提高,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統計,2018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7904.7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68.3億元,同比增長4.1%;快遞業務收入累計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

業務總量來看,2018年,郵政業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2345.2億元,同比增長26.4%。其中,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237.5億件,同比增長0.5%;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

第三方物流子行業前景可期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隨現代物流理念傳入我國以來,已經有了長足發展。自2009年至2017年,中國第三方物流收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短短八年間,總量由最初的4167億元增加到12411億元,遠超日本及其他歐洲國家,同時與美國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在未來或超過美國位列全球第一。
未來,隨著我國企業對第三方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預計到“十三五”末期市場規模將達到16000億元左右,2023年達到19100億元。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子行業也將顯著受益。
此外,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互聯網與物流業深度融合,第三方物流子行業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地理位置服務等現代信息技術正加速向物流業滲透,互聯網+高效運輸、互聯網+智能倉儲、互聯網+便捷配送等創新模式正在引領發展,未來一段時期,國內物流業將進入以質量和效益提升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物流企業將積極引入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供應鏈管理和物流服務水平,加速向現代物流業轉型升級。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第三方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第三方物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第三方物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第三方物流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