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電視劇行業規模突破千億 廣告成重要營收方式
電視劇立項和發行數量下降
2017年,我國電視劇立項總量在465部以上,集數超過11.7萬集,較2016年有所下降,這是2011年以來電視劇立項數值第二次出現回落。而因“一劇兩星”政策以及頭部五大衛視收視率呈現馬太效應,導致電視臺端對電視劇內容的承載能力下降,獲得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每年約有20%無法實現播出。2017年,電視劇生產完成并獲準發行的國產電視劇數量僅313部,創2011年以來新低。

電視劇整體規模突破1000億元
近年來,我國電視劇行業一直都產量頗豐,發展態勢良好,“一劇兩星”“限韓令”等政策調控也為市場發展不斷助力。2017年,我國全年播出電視劇、網絡劇數量共2275部,總播放量超7000億;全年新增劇集509部,其中電視劇283部、網絡劇226部;電視劇市場整體規模約1020億元。

廣告成為電視劇市場重要營收方式
2017年,電視劇市場版權收益達到499億元,占總體收益規模的48.9%,領跑廣告收益、付費收益和海外收益;緊隨其后的是廣告收益,2017年收益達456億元,占總體收益規模的44.7%。在廣告收益方面,在線視頻平臺超過傳統電視平臺近1/3,而在版權收益方面,傳統電視平臺仍具有優勢。

受“禁止插播廣告”政策影響,電視臺播出電視劇廣告形式相對僵化,仍以貼片廣告、冠名廣告等老套硬性廣告形式為主,廣告投放總量和廣告收益連年下滑。視頻網站的崛起和發展,自制劇生產提速,內容更適合廣告植入定制化、場景化、主題化需求,形式更為靈活多樣,彈幕壓屏、創意中插、情節植入等花樣翻新,易于引發話題熱度和傳播力度,更受廣告主青睞,拓展了廣告盈利的邊界。

除了片頭冠名、片尾鳴謝、貼片廣告等傳統形式外,話題營銷(臺詞金句、表情包)、跨界營銷(地鐵專列)、數字營銷(智能電視開屏)等新興營銷方式表現搶眼,推動口碑和收視雙提升。2017年中國電視劇收視率TOP 10中,豆瓣評分低于6分的電視劇有5席,占總數的二分之一,口碑與收視呈倒掛現象,可能是故事情節有疏漏、廣告植入過多等原因導致。受政策監管壓力,電視臺廣告播出形式受限,未來需探索多維變現方式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電視劇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國內外電視劇行業的發展狀況與趨勢;電視劇產業鏈各環節發展情況;電視劇領先制作機構的經營情況;電視劇領先播放平臺的經營情況;電視劇行業未來的發展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