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縮小貿易逆差,中美貿易趨勢改變乃是必然
2017年7月19日,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美雙方確立了把合作共贏作為發展雙邊經貿關系的基本原則,把保持重大經濟政策溝通作為對話合作的基本方式。“對話”提出,中美將推進中美經濟合作一年計劃,做大經濟合作蛋糕,解決好中美經濟關系快速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并且為縮小貿易逆差進行建設性合作。
中美的全面經濟對話,恰逢2017年4月中美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100天之際,對雙方經濟貿易的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中美貿易進出口總量增速減緩
2010年-2016年,中美雙邊貿易增速持續下降,由2010年的24.82%下降至2016年的-3.26%。2010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為4568.2億美元,2016年貿易總額達到5785.9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僅為4.0%,而同期我國總體進出口貿易總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1.96%。
圖表1:中美雙邊貿易總額及同比增長(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分析
(1)近年來美國主要貿易政策
自中美兩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恢復經濟貿易關系以來,美對華貿易政策發生過多次變化。隨著中美貿易總量的逐年擴增,中美貿易之間的不平衡性越來越明顯。在中國對美國貿易出口激增的同時,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發生。中國整體經濟穩定的增長,綜合國力的強勢崛起,顯然對美國的國際控制能力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近年來美國國會涉華經貿議案不斷增多,第111-114屆國會直接涉及對華貿易提案的數量高達54項。其中經由總統簽署正式成為法案的有3項,即《2010年美國制造業增強法案》、2012年通過的《美國關稅修正法案》(下文簡稱GXP法案)和《2016年美國制造業競爭法案》。
第111-114屆國會主要通過貿易領域內的不斷提案,對部分原材料的進口關稅暫時取消或削減,減輕國內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對國外相關企業的反補貼與反傾銷調查力度,提升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加快資本大規模回歸國內,改善國內經濟狀況,法案嚴重影響了中美經濟貿易關系的發展。
圖表2:第111屆-114屆國會對華主要貿易政策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美國貿易保護政策嚴重影響中美經濟合作
從2008年到2016年,美國對其他國家采取了600多項貿易保護措施,僅2015年就采取了90項,位居各國之首。
2012年GXP法案的簽署,授予美國商務部更大的裁決權,使其能夠自主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進行補貼調查,特別是法案規定補貼調查可追溯至2006年11月20日,直接導致其發動補貼調查的次數由2012年的11次上升到2013年的39次,其中累計發布平衡稅措施次數最多的國家為中國,實施次數高達35次,遠遠高于其他調查對象國家。
2009-2015年,美國對華資本投入占外商對華總體資本投入的比例不高,在7%-9%的范圍內波動;2015年美國對華投資總額僅為702.8億美元,較上年同比下降22.0%。
圖表3:2009-2017年1-5月中國對美國資本利用情況分析(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商務部 前瞻產業研究整理
美國貿易政策改變是必然趨勢
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既不利于美國經濟增長,又增加了世界經濟的混亂和不確定性。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態度在逐漸轉變。今年初的“百日計劃”到5月26號就發布的《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獲》,又到首輪“全面經濟對話”,中美對話成果從具體轉向了模糊,從解決問題轉向了凝聚共識。
中美兩國在彼此的經貿關系中都占據重要地位。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四大進口來源地;中國是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合作共贏才是發展正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外貿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外貿行業的發展經營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與行業需求和發展速度,對外貿行業的發展前景做出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