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理財產品受追捧 風險規避不可忽視
1、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社會新增融資規模下降
近幾年,隨著世界經濟增速的減緩,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日益嚴峻,傳統以出口和投資帶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加上我國政府積極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過去多年經濟以8%以上速度增長的局面很難再次呈現,我國經濟增長正式進入“新常態”。
與此同時,在國內外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依然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這也造成了我國社會融資增量規模開始出現下降趨勢。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光伏產業投融資前景及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雖然2014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122.86萬億元,同比增長14.33%,但全年社會新增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同比減少8598億元。
圖表1:2008-2014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變化(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新常態”經濟下光伏產業尋求多元化融資渠道
作為中小企業傳統融資渠道的國有銀行,在經濟下行期間,普遍存在“嫌貧愛富”的現象,這些銀行認為國有企業、大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因此銀行寧愿將資金以基準利率,甚至基準利率下浮的水平貸給國有企業、大型企業,也不愿意將資金以高利率貸給中小企業,以防范不良貸款帶來的風險和壓力。
宏觀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使得光伏產業的投融資環境趨近,尤其是光伏產業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不少中小企業陷入了融資兩難的局面,一方面若不借助融資,企業將會生存困難甚至倒閉;另一方面即使企業融資成功,高額的利息支出也讓企業倍感壓力。因此光伏產業各大企業開始尋求多元化的融資渠道。8月12日,林洋電子發布定增預案,擬以不低于31.16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十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90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8億元,將重點投資于300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和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核心技術研發項目。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互聯網金融早已進入人們的生活,即便是對理財盲也開始在各大互聯網理財平臺上活躍起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也給融資不易的光伏產業帶來了希望,諸如綠能寶、光伏寶之類的光伏理財產品也開始受到人們的追捧。“易卡充(充電樁)”項目一面世就被搶購一空,投資一個“易卡充(充電樁)”需1.5萬元,保底收益6%。
綠能寶也推出了30多個與融資租賃相關的電站項目,產品的年華收益率大致在7.5%-12%之間,比儲蓄收益率要高。產品上線以來運行良好,收益穩定。公司設置了30天、60天、90天、一年、兩年、三年等周期,鎖定期過后投資者可當天實現轉讓。
4、光伏互聯網金融破解融資困境,但風險規避不可忽視
綠能寶平臺有個類似發展下線的功能,在該平臺上,用戶可通過自己的推廣碼或者推廣鏈接,邀請親朋好友注冊并購買理財,該用戶可獲取相應的收益;此外,用戶邀請的親朋好友再邀請其他人注冊,該用戶也能有獎勵,如此推廣方式是否靠譜?筆者認為,在銀行貸款這條融資渠道困難重重的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切實可以破解企業融資困境,但是,由于我國目前整體的融資渠道和環境還不夠順暢,使得資金的供給方和需求方得不到有效的對接。即使光伏產業能夠獲得資金支持,但資方進入后的風險規避也是資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 相關推薦 |
光伏產業報告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 2014年光伏產業發展分析 并網量不及 |
| 光伏企業產能擴張加快 光伏產業現狀分析 |
| 光伏產業市場現狀分析 行業謀新布局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