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遞”入侵國內市場 快遞行業新一輪整合即將來襲
近日,國家郵政局對14家企業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情況進行了公示。公示信息顯示,嘉里大通、雅瑪多和OCS三家企業正式申請經營國內快遞業務。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家企業的母股公司分別是香港嘉里大通、日本雅瑪多集團和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也就是說,這三家企業均為合資企業。而此前,國內快遞市場擁有“快遞牌照”的外資快遞只有UPS、FedEx和DHL三家。
其實早在9月底,國務院已經決定對國內包裹快遞市場進行全面開放,三家國際快遞公司的牌照申請,也對該政策進行了印證。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7-2013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總量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且增長速度呈上升趨勢。2013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總量為91.87億件,同比增長61.58%。2014年前十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06.76億件,同比增長51.9%。總的來說,快遞行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
圖表1:2007-2014年10月中國快遞行業業務總量趨勢圖(單位:億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伴隨著快遞行業業務量大幅增長而來的,還有該行業激增的申訴量和不斷下降的利潤率。據了解,2009-2013年,我國快遞行業投訴總量快速提升,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23%,遠高于快遞業務量的增長速度。而行業的利潤率則接近歷史最低,每票利潤5毛錢左右。在這樣的壓力下,雖然國內快遞市場依然處于增長趨勢,但仍有部分企業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無力支撐自身發展而面臨出局。
外國快遞企業在這樣的條件下進入中國市場,無疑其面臨的機會與風險都是巨大的。一方面,從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UPS、FedEx、DHL這三家企業來說,雖已經入駐多年,但其三家市場分額仍不到國內快遞行業1%,由此可見,國外快遞企業在中國難免“水土不服”,市場開拓能力較差,新進入的三家企業也將面臨此類風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快遞市場正處于新一輪整合之際,百姓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外企業恰好能以其高質量的服務水平為賣點打入國內市場,形成競爭力。同時國外企業的進入也可以促使國內快遞行業在競爭中提升整體實力,有利于該行業的長久發展。
總的來說,短期內,外國企業進入國內快遞市場并不會給現有國內企業造成多大影響;從長期來看,這樣的改變既符合行業趨勢,也有利于行業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