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汽車品牌身陷“召回門” 汽車安全誰之責?
10月29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告稱,日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根據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4年10月29日起,召回2012年5月25日至2014年10月22日期間生產的進口奧迪A4allroad汽車4692輛和國產奧迪A4L汽車265943輛,共計27萬輛。
據了解,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由于安全氣囊控制單元的軟件參數設置問題,在極個別側面特殊角度的碰撞情況下,可能導致前部安全氣囊無法正確開啟,存在安全隱患。一汽大眾方面稱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的安全氣囊控制單元進行軟件升級,以消除安全隱患。公司將通過授權經銷商主動聯系相關車主,安排免費檢修事宜。
2014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汽車品牌身陷"召回門"事件,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汽車整車制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內容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汽車銷量排名前三的上汽、東風、一汽均有涉入"召回門"事件,而這些涉事召回車輛無一都是因為存在"安全隱患"。
圖表1:2014年1-9月汽車整車制造行業銷量排名前十品牌(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4年部分汽車品牌召回事件匯總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車輛存在安全隱患,直接威脅到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的就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上升。目前,中國的車輛狀況與國外相比,與車相關的安全事故約占到25%,與路約是35%,與人約是40%。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死亡人數104372人,如果以與車相關的25%來核算,約有2.6萬多人因車輛本身的因素而死亡。
圖表3: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原因構成圖(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車輛召回不應是簡單地"打補丁",更應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完善汽車召回制度,除了有明確的汽車質量規范,同時應有健全的監督機制以及暢通的維權渠道,要求汽車廠商對消費者作出相應賠償。相對于事后糾正,事前監測也顯得更為重要,而作為汽車行業領頭羊的企業,如上汽、東風、一汽等均應在產品質量上花費功夫,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無法重來"。
| 相關推薦 |
| 汽車整車制造行業報告 |
| 我國汽車整車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
| 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合作造互聯網汽車 |
| 雙十一網購狂歡節 汽車電商迎來新發展 |
| 二手汽車市場分析 二手車衍生業務受重視 |
| 2014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淺析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