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新“國標”短期內難以改變行業市場環境
2014年6月1日,由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協會頒布的二手車國家標準《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正式實施。根據《規范》今后二手車交易的時候,將會有一張《二手車技術狀況表》放置在駕駛室前風擋玻璃左下方,供消費者參閱,這張表就相當于二手車的"體驗表"。在這張"體檢表"上,消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關于車輛的幾乎一切指標,包括有關車身重新噴漆情況、發動機和變速箱狀態、底盤情況等。然而,光有一張體檢表并不能有效的規范二手車市場經營環境。對于消費者而言,這張體檢表的公信度如何,仍然值得商榷。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二手汽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二手車市場交易規模不斷上升,然而自2009年以來其市場增速不斷減緩,到2013年,全年二手車交易量520.33萬臺,增速僅為8.60%,增速自2009年以來首次跌破兩位數。
圖表1:2007-2013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及增長情況(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從二手車交易量與新車銷量的比重來看,我國二手車市場也并沒有數據看上去的那么光鮮。2013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與新車銷量的比重僅為0.24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二手車與新車交易量的比重大大落后,我國二手車交易量與新車銷量的比重不足美國的1/10,德國的1/8;是日本和韓國的1/6。這顯然與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的地位不相符。自2009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地位,2013年全年汽車產銷量更是突破2000萬輛,二手車市場并沒有借助這股東風趁勢而起,相反增速卻不斷減緩。
圖表2:中外二手車占新車交易量比重對比圖(單位: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新"國標"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臺的。然而我國二手車市場存在的問題較多,例如二手車交易的稅收標準、售后服務問題、汽車置換問題、二手車的檢測問題等等,這并不是新"國標"短期內能夠解決的。新"國標"只是為二手車市場建立了一個相對較為完善的評估體系,盡量保證消費者在信息相對透明的情況下購買到二手車。但是我國二手車市場在銷售服務體系、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不足,想要依靠新"國標"短扭轉二手車市場的窘況,改善二手車市場經營環境短期內并不樂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