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存款余額超4萬億 采購及代理企業可有戲?
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0月政府存款余額為41163億元,比9月份政府存款34480億元增長6683億元,增幅達19%。根據往年經驗,年底是各級政府突擊花錢的“非常時期”,而超過4萬億的政府存款余額,是否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兩個月里,政府將大干一場?對于政府采購及代理業來說,是否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在今年八項規定和對三公消費看得緊密的背景下,各級政府年底突擊花錢的欲望不高。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室近日下發了《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要求地方政府嚴格做到“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并將“約法三章”貫徹落實情況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及時向社會公布。高壓之下,揮霍的手腳自然被束縛了。因此,想從年底砸金的“沖動消費”中撈一筆,政府采購及代理企業今年恐怕要失望了。
而且,從長期來看,政府的突擊花錢機會將越來越少,平時開支也將有所忌諱。十八屆三中全之前,便有消息透露稱政府會計核算制度將可能躋身三中全會改革議題,未來我國的政府會計制度將進一步從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改革。意味著從長期來看,政府花錢將更加高效,更加有計劃地實施。從十八屆三中全決定內容來看,確實強調了要“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建立規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雖然制度的建立還需較長一段時間,而且從根本上抑制“年底突擊花錢”的現象也不是一項制度可以實現的;但至少說明,政府消費將更加高效、有計劃而且公開透明。政府采購及代理企業借政府“沖動消費”和“土豪式”揮霍來填滿腰包的財路料將變得坎坷。
不過,上帝關了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2014-2018年政府采購及代理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顯示,政府三大類采購中,占比最大的是工程類采購,比重呈明顯的增加趨勢,2012年已達到60%;而貨物類采購占比呈明顯下滑趨勢,2012年降到31%;服務類采購比重最小,但出現增加的跡象。而政府部門年底的突擊采購,主要集中在貨物采購中。也就是說,工程類采購仍將大有作為;而同時,隨著新城鎮化的實施,服務類的采購市場需求正在興起,是搶奪份額的好時機。
圖1:2007-2012年政府采購組成變化趨勢(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長期來看,國內市政工程投資重心將圍繞高鐵樞紐向四周輻射,重點項目將云集于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并在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三大經濟圈內向二三線城市發散。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從近年政府采購項目分部的情況來看,未來政府采購及代理項目也將沿著這些高鐵樞紐聚集,也就是說,采購及代理企業的機會未來將主要集中在這些城市和地區。
總的來說,想從年底砸金的“沖動消費”中撈一筆,政府采購及代理企業今后恐怕都要失望了。但是,中長期來看,工程類采購仍將大有作為,而且機會集中在高鐵樞紐城市和地區;而同時,隨著新城鎮化的實施,服務類的采購市場需求正在興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