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訂制》植入廣告收入超8000萬元 馮小剛不愧為電影界的廣告大師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直到上世紀90年代植入式廣告這一新鮮的廣告形式才開始被國內制片商所關注。民營制片公司是國內最早開始運用電影植入式廣告營銷模式的先行者,1999年由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馮小剛導演的《沒完沒了》是中國首部運用了電影植入式廣告的商業影片。從2003年《手機》的700萬元,到2013年《私人訂制》的8000萬元,馮導影片的植入廣告十年漲了10倍。越來越多的影視人和商家開始進一步關注植入式廣告這一商業盈利模式。2013年,中國電影植入式廣告市場總額將突破10億元,達到10.2億元。
圖表1:2010-2013年中國電影植入式廣告收入(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影植入式廣告和傳統的電視廣告、網絡廣告、戶外廣告、廣播廣告等在傳播目的、創作、展現形式上大體相同但傳播效果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1)大屏幕上視聽效果較好;2)對觀眾具有強制性;3)觀眾因觀影前心情比較放松對廣告接受度較高。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植入式廣告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針對電影《杜拉拉升職記》,對植入式廣告的效果進行研究。
觀眾觀看《杜拉拉升職記》后,對各廣告品牌的好感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觀影后諾基亞手機的好感度提升度最大,同為數碼產品的聯想也進入前三。國外高端彩妝品牌芭比波朗排名第二,進入前五位的還有快消品牌德芙和立頓。諾基亞和聯想兩品牌在片中以道具、情節等方式植入廣告,且與影片劇情發展較貼切,觀眾更容易接受,深度植入帶來好感度的提升。
圖表2:《杜拉拉升職記》植入廣告品牌好感度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植入式廣告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電影實行產業化改革之初,全國票房只有9.2億,僅僅10年的時間,2012年中國電影的年票房就超過了170億,是2002年票房的18.5倍,平均年增長率達到33.90%,2013年只要保持20%左右的增幅,全年票房就將突破200億大關,而這只是一個保守估計。相信隨著我國電影市場的繁榮,電影植入式廣告市場發展前景也將十分廣闊。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植入式廣告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中國植入式廣告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各重點地區植入式廣告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