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第二場已是巨大秀場 坐在辦公室就能挑人
然而讓唐謙失望的是,自己送去的這五位候選歌手經過初步面試,都沒有獲得參加第二季的資格。編導的一句話讓唐謙印象深刻:“我要的是妖孽!”
在唐謙看來,這一屆的《中國好聲音》已經大大提高了門檻,不光是要有好的聲音,還要有鮮明的聲音辨識度,還要有全面的音樂素養,從某種意義上講,僅僅懷揣音樂夢想的草根已經很難被選中來參加比賽了。
B
海選已成明日黃花?
據悉,《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初期在全國選拔200位學員,作為盲選學員到上海,最終有48位被導師轉椅子,成為導師門下的學員。但是為了能夠成為這200位學員,全國各地的歌手可謂削尖腦袋,據悉,有的歌手為了上《中國好聲音》想盡辦法通過導師的推薦去上節目。
相比2012年,2013年《中國好聲音》在前期學員的發掘上就容易多了,基本都不需要節目組親自去請歌手,光是各方推薦來的歌手的小樣就可以堆積成山,節目組基本只需要待在辦公室里就可以輕松地選擇自己認為好的學員了。為了保證學員的質量,節目組也會主動地去邀請幾個大牌一點的歌手參加,比如像這屆的姚貝娜、阿里郎主唱等等這些小有名氣的歌手。
“除此之外,《中國好聲音》也啟動了多條海選通路,網絡版、廣播版、街頭版‘好聲音’通過各種途徑搜羅選手。《FM中國好聲音》承擔向電視版推薦學員的任務。”昌榮傳播市場與媒體研究中心副總經理趙斌說。
但是在水木看來,如今的各大衛視還在搞的海選機制其實就是個擺設。“真正靠海選最終選出好的歌手的幾率非常小,那么為什么有些電視臺還要繼續搞海選呢?其實就是為了造勢,拉攏草根學員和觀眾。但是這樣的操作也會讓海選的學員很受傷。”
《中國好聲音》定位“音樂評論”節目,直接拿掉了海選過程,呈現給觀眾的是節目的觀賞性和流暢性都很強。但也有觀眾認為節目沒有海選的過程呈現且是錄播,經過后期剪輯和修飾的成分太重。
《快樂男聲》的直播形式呈現原生態草根風采,展示選手從草根到明星一步步蛻變成蝶的過程,但《快樂男聲》賽制和節目形態很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