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技術改造規劃
二、“十二五”技術改造面臨機遇和挑戰
從全球范圍來看,機遇可期。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特別是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利用高新技術及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跨國投資活動日益頻繁,尤其是金融危機對全球產業分工和結構調整產生深刻影響,我們在承接產業轉移,參與國際國內分工協作方面的優勢更加突出,這為進一步引進先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和加速企業技術進步,提供了戰略機遇。
從國內看,環境總體有利。隨著科學發展的理念在制度和政策層面深入落實,國家促進中部崛起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效應將逐步顯現出來,我省有望在政策、資金、重點項目布局等方面獲得更多的支持。國家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發展戰略,采取強有力措施擴大國內需求、推動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國內廣闊的市場空間將為我省汽車、家電、鋼鐵、水泥等主導產業繼續擴張和提升帶來契機。在產業發展方面,國家堅持以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大力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抑制過剩產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型升級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力量。
從省內看,條件較好。我省近年來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已經邁入到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特別是隨著工業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工業投入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冶金、汽車及零部件、建材、家電、化工等優勢產業集群初具規模,機械、汽車、農產品加工、化工、鋼鐵等行業年銷售收入已經超千億,各地政府相繼設立技改專項資金并逐步擴大規模,企業投資欲望以及民間資本潛力將進一步被激活。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推進,使我省綜合優勢更加凸顯,為促進承接發達地區產業和要素轉移、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分工合作,提供了歷史機遇。
“十二五”時期,技術改造工作也面臨許多嚴峻挑戰。
從宏觀層面看:一是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不可低估。全球金融危機對產業發展造成重大影響,歐美經濟衰退,消費能力下降,國際市場動蕩。后危機時代投資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產業調整和經濟發展面臨許多新的課題。二是區域競爭加劇。東盟等國低成本優勢持續吸引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國內各省市都在千方百計擴大招商引資規模,積聚各種資源和要素,技術改造所依托的產業梯度轉移面臨激烈競爭。三是可持續發展對工業投入的要求越來越高。工業發展日益面臨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問題帶來的巨大壓力,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求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同時對工業技改投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技術改造的環境還需改善。目前全國促進技術改造的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配套政策有待完善,需要進一步理順職能,提高效率,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動技術改造的長效機制。
從省內來看:我省工業基礎還比較薄弱,技術改造仍然還面臨著技術力量支撐不夠、專業人才缺乏、項目融資難等突出問題,以及土地、環保等因素的制約。
因此,我們既要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又要正視現實,克服困難,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技術改造水平,促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