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結果,是綜合文化、創意、科技、資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種新業態。文化創意產業以人的創造力為核心,以文化為元素,以創意為驅動,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載體,以品牌為抓手,形成融合型的產業鏈,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價值增值的交易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并通過產業發展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文化創意產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拓展,其創新、融合、開放的產業特征,決定了文化創意產業具有無限寬廣的發展前景。
推動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從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四個中心”建設和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內在要求,是積極落實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和“設計之都”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根據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發[2009]30號)、《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上海“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及創意城市建設目標,制訂本規劃。
一、“十一五”發展回顧
(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
1、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9.6%。
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設計、網絡信息服務、媒體、咨詢策劃等一批國內領先或具備比較優勢的行業門類,涌現出了一批龍頭企業,并形成了一大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
3、空間布局初顯特色。在全國開創了園區建設與歷史建筑保護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目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園區系按照土地性質、產權關系、建筑結構“三個不變”的操作辦法對老廠房、老大樓、老倉庫進行改造而來。至2010年底,經認定的文化產業園區有15個,創意產業集聚區達80個,總建筑面積突破27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超過8200家,從業人員約達15.5萬余人。初步形成“一軸(延安高架主軸)、兩河(黃浦江、蘇州河)”的布局。
4、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用好上海作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的優勢,不斷創新、完善文化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根據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滬委發[2009]12號)。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實施意見》(滬金融辦通[2010]24號)。率先編制了《上海創意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發布了《上海創意產業發展重點指南》,并在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導向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集聚區的認定和管理等方面相繼頒布了一系列辦法。
5、產業融合度日益增強。文化創意產業與先進制造業、其他現代服務業的融合,使相關產業能級得到快速提升;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的融合,帶動了網絡信息等一批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的融合,優化了產業融資環境,完善了金融服務功能,加速了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與貿易的融合,加快了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步伐。
6、國際交流與貿易成效顯著。2010年2月,上海成功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的稱號。上海國際創意產業活動周已連續成功舉辦6屆,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上海已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數字娛樂等領域,集聚了一批具有較強“走出去”能力的文化企業,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已連續多年實現順差。
(二)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總體競爭力有待提升,產業發展環境有待完善,各行業發展還不均衡,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較少,具有國際影響力、體現上海原創能力的產品還不夠豐富。二是對相關產業的輻射帶動效應有待增強,相關行業對于文化創意創新的認知度還不夠,文化要素及創意成果產業化的能力較弱。三是集聚區發展參差不齊,主題化、特色化不夠明顯,產業載體功能未能充分體現,集聚區管理和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四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開放性、知識產權保護、投融資、人才等政策有待進一步優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從我國傳媒行業投融資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傳媒市場投...[詳細]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 劉帥:收藏!一文帶你看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經濟篇)
- 施馨童:【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北斗導航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