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欲拋“夏都”外衣 打造“全年游”旅游產業
117億打造最美海岸線
環境污染的壓力越來越大。據前瞻網了解,在2005年,渤海約有14%的海水被污染,而到了2010年,比例上升到了22%。整個渤海近岸,除了河北秦皇島南、北戴河和大連附近存在少量海岸線,其余海岸線完全被污染線圈住。也因此,秦皇島成為北京最近的海。
據北戴河區旅游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水質和空氣質量,北戴河甚至秦皇島并沒有大型的工業企業,常年保持一級大氣質量,沒有污染,沒有噪音,且城市森林覆蓋率54%,夏天的平均溫度在24攝氏度左右,因此適合療養和度假。
徐憲民強調,“旅游立市”是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的。“生態環境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們一定要守住生態環境這一屏障。”他透露,從今年開始,秦皇島市將用3年時間實施工業污染源治理等10項工程,總投資超過117億元。
“我們寧可發展步子慢一點,絕不能追求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不可持續的發展。”秦皇島市市長朱浩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樣說。徐憲民也稱,這些年秦皇島守住了“綠色門檻”,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污染減排等指標在河北省一直保持先進水平。
據了解,秦皇島市在既有產業改造中堅決壓縮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體系,使小鋼鐵、小水泥、小造紙、小化工、小鐵礦等產業歷史性推出產業體系。在未來產業選擇中,實施節能環保一票否決,僅2009年一年就否決了52個大型項目進入秦皇島。
在河北省的整個布局中,也不讓污染項目進入北戴河甚至是整個秦皇島市。“比較消耗資源能源的項目堅決不上,比較污染環境的項目堅決不上,比較影響安全與群眾健康的項目堅決不上。”朱浩文在秦皇島市的一次講話中強調說。
按照秦皇島市北戴河及相鄰地區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方案,到2014年,北戴河區域城鎮污水處理率由目前的92%提高到100%,市內其他縣區鄰近區域城鎮污水處理率由目前的78%提高到95%以上。
秦皇島市還將對侵蝕嚴重的北戴河岬灣海蝕地貌岸線、岬灣砂質岸段、平直砂質海岸等進行修復,并將在沿海地區適宜地帶營造沿海防護林,對質量低的林分進行改造修復;對有望成林的灌木林、疏林及植被稀疏的地塊進行封育。
前瞻網了解到,2011年1月,實體組建的秦皇島北戴河新區,其發展目標就是對標北京,要建設成為京津周邊宜居宜業宜游的衛星之城、綠色生態的園林之城和近海親河的水上之城。“有了青山綠水,不愁金山銀山。”朱浩文說。
參與大北京的產業分工
如何參與到大北京的產業和功能分工當中去,是每一個臨近北京的河北地市思考的問題。秦皇島市也不例外,它的糾結在于,單純依靠旅游產業,顯然不足以支撐GDP的增長,而三個月旅游季節之外,這座城市依靠什么產業支撐?
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副秘書長徐挺認為,在環渤海旅游城市帶中,秦皇島是中國唯一以皇帝名號命名的城市、第一個被中國政府辟為中外人士避暑地的城市,也是唯一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中國地級城市,秦皇島可以把這些文化資源與當地生態環境相結合,創造專屬于秦皇島的特色生態游路線。
但根據2008年的數據,秦皇島黃金海岸產出效益每公里GDP4.5億元,而上海每公里60億元,威海產出124億元。這一顯著的差距讓秦皇島市的為政者看到了提升的空間。
按照北戴河新區的規劃,這里將建設50家五星級酒店、10個國際水準的休閑浴場、10條特色精品街;開通7條內河觀光航線,構建4橫11縱的休閑旅游路網。據稱這一輪的投資包括重點推進項目30個,總投資2500億元。但這讓人擔心過度開發。
事實上,上世紀80、90年代,秦皇島曾有兩輪黃金海岸開發,但最后只是在黃金海岸中心區毀掉一些林子,建了許多花花綠綠的房子。但因為散亂、無序,秦皇島市2006年停止了新項目的審批。“拆了心疼,不拆難受。”河北省官員在視察后曾如此感慨。
如何培植旅游之外的產業?徐憲民介紹,秦皇島市目前正全力實施“1+3”的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出了2000多億元的投資計劃。2010年旅游總收入占全市GDP比重達到12.5%,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分別達到36.7%和29.8%。
除了“旅游立市”之外,秦皇島還提出了“產業興市”,即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型業態,強力打造“一中心三基地”,即:中國北方沿海生態休閑度假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
秦皇島市也曾提出過文化創意產業和總部經濟的概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說,過去北京的CBD實際上是與秦皇島合作,把文化創意產業的一部分,總部經濟的一部分搬到了秦皇島。
秦皇島市委宣傳部長時曉峰透露,秦皇島將“深耕”一批與旅游相融合或對旅游產業具有極大帶動性的文化項目。他認為這是培植旅游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朱浩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北戴河創意產業園、山海關古城文化產業園、動漫游戲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加強與北京歌華等知名文化公司合作,提升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秦皇島還試圖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分得一杯羹。近日,由河北秦皇島開發區和IBM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個基于云計算平臺的三維互聯網孵化平臺搭建完成。早在2009年開始,當地便與IBM攜手打造國際數據基地即“中國數谷”,力爭在高新技術領域占據一定產業地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廖子璇:2025年全球康復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規模持續攀升【組圖】
全球康復器械行業的發展歷程是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深...[詳細]
- 劉帥:2025年蘭州市產業結構全景圖譜
- 蔣金成:2025年云南省水力發電行業發展:中國第二水電資源大省,行業發展優勢明顯
- 溫楊洋: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OLED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