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項目紛紛落戶安徽合肥
全國都走在經濟轉型的道路上,新興產業是推動轉型的重要力量。在安徽合肥,新興產業的巨輪已經“啟航”,新能源汽車、新型平板顯示等產業迅速發展,新能源發展也正在加速,晶澳、賽維LDK、海潤等大型項目逐漸落實,太陽能光伏產業鏈漸現雛形。預計在“十二五”時期末,安徽新能源產值將達到兩千億元。
龍頭項目增勢強勁
“海潤光伏一期項目已實現10條線量產,截至10月底,總投資約25億元的一期項目已完成投資23.95億元。”新站區管委會相關人士介紹,這一項目從2010年11月18日正式開建,到具備投產條件只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進展迅速。
近年來,合肥在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市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中,將光伏產業作為著力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支持。目前,除了海潤光伏平穩量產外,晶澳太陽能的廠房正在建設,賽維LDK一期項目已實現滿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今年前10個月,合肥的新能源及光伏產業實現產值79.52億元,增加值19.61億元。合肥正在以賽維LDK、海潤、彩虹光伏玻璃、陽光電源等企業和項目為龍頭,構建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
構建完整產業鏈
發展新能源產業,合肥具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合肥擁有全國唯一的光伏系統研究中心,還有中國科技大學太陽能光熱技術研究所、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所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室等科研院所,強大的科研實力讓光伏產業如虎添翼。
“十二五”期間,合肥的新能源產業將依托賽維LDK、海潤光伏、陽光電源、晶澳太陽能、國軒高科等龍頭企業,重點生產高效低成本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光伏逆變設備,構建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并積極發展生物質能發電及設備,風電、核電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到“十二五”末,合肥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建設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全力打造“光伏三峽”
今年前10個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463.77億元,占全部工業投資總量的40.8%。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累計投資427.28億元,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總量的92.1%。在新能源產業中,光伏產業投資86.24億元,增長7.8倍。
“合肥的新能源產業發展,主要還是看太陽能光伏產業。”市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通過大龍頭項目的引進,合肥正在建設的太陽能電池片產能將達到2800MW,組件產能將達到800MW,全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建設。
在大項目帶動的同時,隨著榮事達、派雅新能源加快發展,一個以光伏和生物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正在合肥形成。未來五年將形成1000萬千瓦的制造能力,屆時,合肥將成為發電能力媲美三峽水電的“中國光伏三峽”。
當前國內江西、江蘇和河北等省光伏產業發展比較快,安徽光伏產業可以借鑒這些省份項目的經驗,在發展上少走彎路,快速平穩地發展,助力經濟發展并加快全省經濟轉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從我國傳媒行業投融資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傳媒市場投...[詳細]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 劉帥:收藏!一文帶你看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經濟篇)
- 施馨童:【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北斗導航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