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收入大跌 地方財政亂收費為企業“增負”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來,煤炭價格直線下跌,山西作為煤炭大省,為限產保價對大部分煤炭礦井進行了停產。9月11日,數位山西煤企人士證實,繼先前以安全檢查之名,停產部分煤炭礦井之后,山西各地日前再出停產令,但對于停產時間、礦井數目等各有不同,但做法相仿。
“以呂梁地區為例,山西省內境內五大煤企礦井不停產,各整合主體所屬礦井只容許開一個,其余都停產,基建礦井均停止出工程煤。”山西太原一位煤炭人士透露,呂梁地區的停產時間為9月5日到10月31日。
在多重措施的共同發力下,山西煤炭產量出現過去10年中的首次下降。據前瞻網了解,7月山西煤炭產量為7198.12萬噸,同比減幅為1.39%,環比減幅為16.37%。
同時,受制于煤炭價格的急劇下跌,高度依賴于煤炭產業的山西經濟、地方財政收入已受到極大沖擊。作為山西省第一大增值稅的來源,7月份煤炭行業入庫增值稅38.51億元,同比減少25.53%,減收13.21億元。
一位煤企人士透露,山西省政府前期出臺了一些為企業減負的措施,取消了一些行政亂收費名目,但苦于地方財政收入的下降,亂收費項目重新抬頭,甚至部分地方更變本加厲,“企業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又再加重了”。
停產令范圍
山西呂梁是我國優質焦煤重要產區,煤炭儲量404億噸,年產煤炭近7000萬噸。
上述太原煤炭人士表示,此次關停范圍主要涉及整合過的礦井。其舉例,呂梁有23個煤企,根據當地政府的要求,山西省內五大煤企會各選一個整合礦井生產,其它整合礦井停產,而企業一般會選擇安全性能好的、效益最大的整合礦井。
“這種要求,其它參與整合的企業也會參與,譬如華潤旗下的聯盛能源集團。”他說。
前瞻網了解到,目前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為628元/噸,相對于2011年10月份約860元/噸的高價已有232元/噸的下跌。
山西一位煤企高管告訴記者,6月份晉煤集團與蘭花集團商談,希望共同穩定煤市,先不降價。“后來蘭花集團撐不住了,僅無煙煤今年就降了200多元/噸。”
“由于煤炭整合,山西去年被整合的煤礦基本沒什么生產,今年計劃復產的有112座,但在目前的煤價壓力下,也許復產的煤礦不會有這么多。”他說。
而國家發改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也為維護煤市穩定多次協調,限產保價已成為行業共識。
三方合同的奧秘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6月中旬出臺了《關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若干意見》,這份文件重點提出,要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并暫緩征收焦炭生產企業排污費和焦炭運銷服務費,緩繳期至2012年底。
“但地方政府收入下降得很厲害,而財政收入增長目標、稅收完成額度沒有下調,各種亂收費名目比之以往更多。”上述太原煤炭人士透露。
這一說法得到了稅務部門的證實。此前,山西省國稅部門表示將強化經濟稅源監控分析和預測,加大控欠稅和清欠稅力度,千方百計堵漏增收,積極完成全年稅收收入任務。
前述太原煤炭人士舉例,呂梁地區9月初出臺新政,買煤企業不能與煤企直接簽約,而需與山西煤運集團的地方公司簽訂合同,山西煤運集團再與煤企簽訂購煤合同。
“在此三方合同中,交易兩重倒轉,GDP由是翻倍,山西煤運集團再從中征收20元/噸的費用,部分入庫地方財政。”他說。
煤炭專家黃騰承認,山西類似的做法在煤炭大省并不鮮見。這種依附在煤炭基礎上搭車收費的各種名目,由地方政府確定,征收的隨意性很大,這種“斂財”方式與之前的“土地財政”并無二樣,成為地方政府財政增收的一大途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從我國傳媒行業投融資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傳媒市場投...[詳細]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 劉帥:收藏!一文帶你看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經濟篇)
- 施馨童:【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北斗導航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