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進了華為就是進了墳墓
3.時光不能倒流,如果人能夠從80歲開始倒過來活的話,人生一定會更加精彩。
注解:年輕人不要光從書本上學習,一定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經歷的失敗和磨難中學習。
4.任正非問人力資源部員工:“如果鄧小平到華為公司應聘,我們是否錄用?”
注解: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人/職的匹配,鄧小平不是不能用,但是先要考慮清楚用來干什么?
5.1999年,內地某副市長來華為考察參觀,在歡迎晚宴上,副市長問任正非:“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政府究竟應該干些什么?”任正非笑著回答到:“政府什么也不要干,政府只要把道路修好、把城市綠化好,就是對企業最大的幫助。”
注解:政府在轉變職能的過程中,可以多聽聽來自企業的意見。
6.我們的戰略規劃辦,是研究公司3-5年的發展戰略,不是研究公司10年、20年之后的發展戰略,我不知道公司是否能夠活過20年,如果誰要能夠說出20年之后華為做什么話,我就可以論證:20年后人類將不吃糧食,改吃大糞,我的道理是……
注解:在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規劃和預測五年的發展,已經非常的困難,預測20年的人,可以成為未來學家,但絕不是在企業里。
7.在華為的員工大會上,任正非提問:“2000年后華為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大家回答:不知道。任正非告訴大家:是錢多得不知道如何花,你們家買房子的時候,客廳可以小一點、臥室可以小一點,但是陽臺一定要大一點,還要買一個大耙子,天氣好的時候,別忘了經常在陽臺上曬錢,否則你的錢就全發霉了。
注解:錢多未必就是好事,不懂的如何合理的利用資金的話,再多的錢也會發霉。
8.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注解:華為才發展了十幾年,絕不能算作成功,能夠長期持續的存活,成就百年基業,也許才是成功。
9.任正非在一次高層會議上提問:“我的水平為什么比你們高?”,大家回答:不知道。任正非說:“因為我從每一件事情(成功或失敗)中,都能比你們多體悟一點點東西,事情做多了,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注解:勤于思考,注重在實踐中積累和學習。
10.“華為沒有院士,只有院土。要想成為院士,就不要來華為。”
注解:“院土”,即任正非所說的“工程商人”。企業搞產品研發,不是搞發明創造,不是要破解歌德巴赫猜想,而是要對產品的市場成功(商業成功)負責。
11.華為一新員工,剛到華為時,就公司的經營戰略問題,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任正非批復:“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注解:“小改進,大獎勵;大建議,只鼓勵”。員工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本職工作,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構思“宏偉藍圖”、做“天下大事”上面。作為一名新員工,對企業沒有任何的理解,怎么可能提出合乎實際的建議。
12.在一次華為公司總裁辦公會上,任正非問:“毛澤東會打槍嗎?誰見過毛澤東打槍?他要打槍恐怕要打到自己的腳趾頭上。但是毛澤東會運動群眾,會運動干部。”
注解:管理者是通過調動別人以及其他資源來完成工作,你的下屬的成功決定你的成功。——惠普之道
13.任正非在一次董事會上說:“將來董事會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我自己58歲還在學外語,你們這些常務副總裁就自己看著辦吧。”
注解:言外之意,華為必須走向國際化。
14.任正非批復華為基本法提綱時說:“要在動力基礎上健全約束機制,否則企業內部會形成布朗運動”。
注解:有規則、無動力,企業就會死水一潭;有動力、無規則,企業就會發散成無序的布朗運動,難以形成核心能力。
15.有一次任正非對財務總監說:“你最近進步很大,從很差進步到了比較差”。
注解:質量管理大師戴明博士從日本回美國后,遭到美國企業界抨擊,指責戴明教會了日本人,增強了日本企業同美國的競爭能力。戴明博士解釋說:“我并沒有教日本企業任何東西,只是告訴他們一個道理,就是每天進步1%”。也就是持續改進。
16.在新員工座談會上,新員工問:“任正非總裁您對我們新員工最想說的是什么?”任正非回答:“自我批判、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做個踏踏實實的人。”
注解: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是不同的,校園文化沒有明確的商業目的,只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企業文化有明確的商業目的,一切要以商業利益為中心。企業需要的是工程商人,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需要完成從校園人向企業人/工程商人的轉變。
17.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就不算餃子。
注解:能力再強,需要工作績效來體現。績效考核考評的是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過程行為和最終結果,而不是能力。
18.進了華為就是進了墳墓。
注解:馬克思也曾經說過:“科學的入口處就是地獄的入口處”,任正非意在勉勵研發人員樹立刻苦獻身的工作態度。有一篇文章叫《硅谷:生機盎然的墳場》,講的是美國硅谷創業者們的故事。硅谷正是靠不斷“埋葬”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才構建了今天的繁榮。
19.1996年,任正非聽取完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工作匯報后,送給生產計劃主管和銷售計劃主管每人一雙工作靴,讓他們走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
注解:深入實際,了解基層和上下游業務部門的需求,才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0.任正非指著華為常務副總裁鄭寶用說:“鄭寶用,一個人能頂10000個”。然后又指著另外一位副總裁說:“你,10000個才能頂一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廖子璇:2025年全球康復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規模持續攀升【組圖】
全球康復器械行業的發展歷程是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深...[詳細]
- 劉帥:2025年蘭州市產業結構全景圖譜
- 蔣金成:2025年云南省水力發電行業發展:中國第二水電資源大省,行業發展優勢明顯
- 溫楊洋: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OLED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