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奢華團隊閃瞎眼 為何做不好互聯網金融?
高管分崩離析的三點原因
從今年9月開始,短短三月曹彤、鄭新林兩位高管離職。而此役騰訊+銀行,霸業未成,馬失前蹄。
原因有三:
1) 互聯網+傳統銀行的磨合陣痛期
有微眾銀行人士坦承,在實際運營中,微眾銀行過于奢華的創始團隊,經歷著痛苦的磨合期。磨合周期和文化的融合陣痛在各個行業屢見不鮮,但在這樣一個互聯網銀行新生事物則加劇了這樣的陣痛。
一方面,銀行系代表傳統成功經驗反成為新生業務破冰的最大阻礙。
另一方面,互聯網DNA中效率和速度革命,產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DNA與傳統銀行業出身的人持重求穩的個性背道而馳。導致的結果是微眾銀行產品難產、沒有締造企鵝級一經發布,遍讓市場尖叫的反響,也在情理之中!
2)平安系和其他系之爭
微眾銀行高管團隊的“平安”基因過多,前述離職的高管中,鄭新林此前為興業銀行同業部總經理,游健聰亦來自興業銀行;分管平臺金融業務的黃埔,則與曹彤一樣來自于中信銀行。
現在就剩平安的高管團隊了。平安系和其他派系的從文化理解到行事風格的迥異。
出生于1968年的曹彤,是少壯派的代表,其來自于商業銀行,屬于保險文化與商業銀行文化之間的沖突。業界人士證實:“曹彤與顧敏的風格不一樣,有點難兼容。”
3)領先三步先烈,業務遭遇眾多掣肘
當網絡銀行橫空出世之際,理想模式是通過互聯網形式實現開戶,左手吸收海量低成本負債,右手通過銷售資管產品實現資產出表,由此打造一個輕資產、海量客戶的銀行。但當遠程開戶落空后,網絡銀行不免落入尷尬困境。
目前的尷尬在于,遠程開戶遙遙無期、而銀行同業又開始思考與互聯網銀行的合作,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微眾銀行新增客戶的拓展。
微眾銀行目前主打消費信貸和理財,今年以來已分別上線微粒貸、App和平臺金融項目。根據官方口徑,到9月時,微粒貸貸款發放額接近30億元,余額不到20億元,由于采取邀請制放貸,微粒貸的規模較為可控,目前30天以上逾期約為千分之三以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從我國傳媒行業投融資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傳媒市場投...[詳細]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 劉帥:收藏!一文帶你看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經濟篇)
- 施馨童:【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北斗導航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網友評論
3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