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創投孫東升:做“潛伏的獵手” 寒冬是“抄底”好時機

許多中小投行都認為現在處于“資本寒冬”,而深創投的總裁孫東升卻并不這么認為。在他看來,目前的資本市場還處于深秋,除了即將到來的嚴寒,還有機會趁著市場冷靜,用合適的價錢抓住真正好的項目。
“抄底”好時機
對于資本寒冬,孫東升表現出了少有的興奮。“大家已經感受到寒意溫度變化,這樣的變化逼著互聯網企業用合理的價格進行融資,要準備過冬了。”
深創投的投資風格非常像一個潛伏的獵手,平時不動聲色,在關鍵的時候出擊總能滿載而歸。
在上一波經濟危機中,深創投出擊“抄底”,將晶科能源、樂視等收入囊中。
穩扎穩打和敏銳的市場洞察是深創投的兩張投資王牌。在資本狂熱的時刻,堅持保持投資節奏,而價格一旦回歸理性就乘勝追擊。寒冬時候,能夠更為冷靜地判斷企業的價值。
從官網公布數據看來,近三年來,深創投每年投資額保持在20億元上下,即便在去年創投投資最為激進的時候也沒有超過這個范圍。
2008年,為了保持機構活力,深創投開始“去國有化”。2010年,完成增資擴股,引進深圳市星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七匹狼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深圳立業集團有限公司。“那時進來20多個億現金。”孫東升說道。
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在創投行業調整的低潮期,深創投開始大幅增加投資,在2011年年度投資總額達到25億元,投資項目數達80多個,是近年來頂峰。
在孫東升看來,這一波資本寒冬還未真正到來,泡沫的擠出更能回歸價值本質,而真正有生存能力的企業也能凸現出來。
“互聯網高潮的時候投資價格偏高,但我們堅持以理性的思維選擇項目,采用我們自己的節奏去進行投資。根據行業發展趨勢,近年來,在互聯網行業的投資在逐步增加。”孫東升說道。
截至今年10月,深創投總投資項目達591個,今年投資項目數已超50個,其中,互聯網投資項目數占深創投投資項目15%。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23日,深創投共投資了86個互聯網項目,通過IPO退出的有7個,包括中青寶、樂視網、騰邦國際、智美集團、99無限等,通過并購退出的共6個,包括第七大道、藍色火焰等。
為了控制公司的系統性風險,深創投通過投資不同行業以及投資企業的不同階段,來配比分散和規避投資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早期項目風險大,那我早、中、晚在不同區間布局。我們從項目數量講,早期項目20%多,PreIPO這種不到20%,主要在成長期項目占了將近70%。早期項目企業還沒有盈利,或在盈虧平衡狀態,包括大學生項目。成熟期項目,在投資時點上預計一兩年滿足上市條件,投資時點上有一定利潤,能夠開始申報上市材料。中間成長期,企業發展順利則需要四五年才能夠達到上市要求。”
對于深創投來說,這一輪寒冬就是一個洗牌的過程,在互聯網最熱的時候追趕熱潮或風口顯然不是明智之選,浪潮退去才能為其揀出不適合行業的裸泳者。
創新驅動力
桌子上擺著一本《互聯網思維》,孫東升說,這是他最近在看的書,對于書里面關于互聯網核心價值的描述他表示非常認同:“互聯網特點就是廣大受眾、低價格和用戶需求,雖然高端服務互聯網解決不了,但是大眾草根可以適用。運用互聯網可以做到很多以前沒辦法辦到的事情。”
成都得民數聯是深創投最近投資的項目: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等對散裝白酒進行銷售,拋棄灌裝白酒的銷售模式,從酒類包裝宣傳上縮減成本。
在孫東升看來,這是最好的互聯網思維體現:“散裝白酒曾是上世紀的銷售模式,運用互聯網技術降低成本,最后面向大眾階層推廣。”目前,得民的商業模式已經在四川等白酒銷量大的城市鋪開。
在互聯網大潮下,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已經大致框定了市場格局,但進入互聯網+時代,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去改造傳統產業的項目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用戶體驗等,傳統企業能夠開拓出更大的市場空間:“像得民能夠在白酒銷量最大的地方進行重點布局就必須依賴于大數據篩選。”
在外界看來,深創投投資互聯網項目最大的障礙在于其穩健作風下嚴格的投資程序與互聯網投資所需要的快節奏多少有些矛盾,很容易錯過最佳投資時機。
為了適應互聯網投資節奏,深創投內部也做出調整,包括開通專門針對互聯網項目的綠色通道,從流程上實行簡化,投資團隊自己完成公司的財務、法律審查,從投資到決策一個月內也可完成。
在孫東升看來,深圳的環境很適合做創新的事情,“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移民城市都具有明顯的創新優勢,其原因就在于不同、多元文化的碰撞,容易產生創新的思維。”
在這種環境下,深創投在深圳投資了信維通信、華大基因、歐菲光、柔宇科技等一批本土創新企業,這些企業都有核心專利支撐,技術創新壁壘更高,具有天然優勢:“像得民那樣模式創新,要靠大筆錢進行快速普及,它跟酒廠簽了3到5年的獨家銷售權,在這個時間段要鋪到全國,如果到時沒有鋪起來,那就很容易被模仿,模式創新很容易學到。”而壁壘高的技術創新則對投資人的專業素養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深創投要求招聘投資團隊的時候盡可能挑選具有復合背景的人才。
對于兩種創新也要有不同的投資側重。“對模式創新企業,我們更關注團隊執行能力,落地推廣的實行能力,怎么將想法變成現實。對技術創新則更關注團隊技術背景、技術門檻高低,團隊的技術持續創新能力。”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從我國傳媒行業投融資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傳媒市場投...[詳細]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 劉帥:收藏!一文帶你看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經濟篇)
- 施馨童:【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北斗導航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