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諸葛亮最吃虧的地方是沒帶好人
2014-11-25 15:50:14 責任編輯:張昳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開篇柳傳志和大歷史
1984年6月30日,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會見一個日本代表團時談到: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他告訴日本客人,中國決心打開國門,走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這一年,中國的GDP只有3000多億美元,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誰也預想不到,30年后,中國的GDP已遠超日本,躋身全球第二;30年后,中國已從資本引進者變身為資本輸出者,并扮演著拯救世界經濟的角色;30年后,世界500強企業排名榜上,中國企業已卷走五分之一的席位。
當然,世界500強榜單上,柳傳志開創的聯想集團赫然在列,這想必也是他在30年前所預想不到的。
就在鄧小平向日本客人闡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那個仲夏,同在北京的柳傳志正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外部設備研究室搞磁記錄電路的研究。這一年柳傳志剛剛40歲,月工資78元,全家7口人在一間12平方米、屋頂鋪著石棉瓦的“自行車棚”里,住了整整13年。4個月后,“憋得不行”“想改變生活狀態,試試自己有多大本事”的柳傳志,決定扔掉鐵飯碗,下海辦公司,聯想自此誕生。
此后,柳傳志和他的聯想可謂參與了中國商業30年野蠻生長的各個時期,也闖過了諸多關口,這其中包括了城市經濟改革初始時的“原罪時代”、中國市場經濟甫定時的“灰色時代”、國際資本大潮洶涌時的“泡沫時代”和互聯網新思維下的“轉型時代”。回顧這些年代,已經70歲的柳傳志給了聯想“九死一生”的評價。
今年,柳傳志在聯想30年之際給所有員工寫了一封信,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在這30年中,我們有過無數次要死要活的坎,其中有的是早年間國家計劃經濟的體制帶來的大麻煩,有的是我們戰略決策錯誤造成的苦果,這里面有大量的難以忘懷的痛苦;當然,在這30年中,我們更充滿了拼命咬牙堅持,突破九死一生,登上階段性頂峰的愉悅。”
回看聯想成長的30年,雖然一路風生水起,卻也著實步步驚心。柳傳志總結其中的經驗:“要提前開始進行環境的研究,然后提前動手,拐大彎。等到你的企業、行業里邊出現問題了,再改就來不及了。”柳傳志認為多往前看一步,企業就會多一些生的機會,少一點死的可能。
30年,聯想披荊斬棘,柳傳志和他的企業都迎來了中國經濟和社會走進繁榮的大時代。和他的同輩人一樣,有著家國情懷的柳傳志自然不會把眼光僅放在一個人、一家企業上。他對中國的未來抱以熱忱的希望,卻也藏有隱憂。他呼吁政府進一步健全法制環境,呼吁公平、公正和效率要兩條腿前進,就是希望這個國家能夠走在一條穩定、健康的發展道路上。柳傳志好讀歷史,平時也喜歡和歷史暢銷書作者交流,應該也是希望通過歷史鏡鑒,來豐富自己觀察社會的維度,提高自己把握時代脈絡的能力。
毋庸諱言,30年,中國商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中國的企業家也正作為一個新興群體登上歷史舞臺,并在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發揮著他們的影響。但中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掉落、積留下越來越多的負面資產:貧富分化嚴重、環境生態惡化、社會公信缺失。我們發現,在中國企業崛起的同時,在中國企業家崛起的同時,在社會上,卻并未同步樹立起與時代相應的企業家精神。
關于這個命題,許多學者和許多企業家自己也在尋找答案。這些答案有些來自中國商業傳統,有些來自國外積累的經驗,歸結起來不外于誠信、創新、以人為本和社會責任。而對于這些條目的內涵,每個人又有每個人的理解和主張。
這個時代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企業家精神?也許在當前的環境下,我們難以得到一個明確的共識。但基于對社會“千回百轉”的深刻洞察和企業“九死一生”的切實心得,我們相信,一個70歲老人的見解,對這個時代一定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企業家精神之創新
歷史總是在突破中前行
2000年4月,時任聯想臺式電腦事業部總經理的劉軍將謝霆鋒的照片遞到柳傳志手里的時候,柳傳志看著照片驚詫地問:“這個摩登小孩兒怎么能做聯想電腦的代言人?”
要“容新”,更要“喜新”
多年以后柳傳志還經常提起這個情節,謝霆鋒當時仍顯幼稚的形象與柳傳志心目中的代言人形象相去甚遠,但劉軍給出的解釋說服了柳傳志:聯想的戰略方向是互聯網,所以必須面對年輕人,而謝霆鋒對年輕人有著一呼百應的效應。
不久,以謝霆鋒為主角的聯想巨型廣告牌,就樹立在各大城市的街道旁了。
事實上不只是謝霆鋒,當年《流星花園》中炙手可熱的F4,也曾被請做聯想的品牌代言人。據當時到上海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記者介紹,當F4集體登場時,有年輕的女粉絲尖叫著昏厥了過去。
對市場的尊重,讓柳傳志時刻保持著對“新”的興趣。他看了電影《小時代》,還要求年輕員工與他交流看完《小時代》的感受。他很想通過這部電影,了解那些年輕人的想法。
讓柳傳志有所觸動的另一個情節是: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王健林與馬云討論網上購物的情景。王健林對在場的企業家說:你們誰在網上購物請舉手,舉手者寥寥無幾。之后,馬云站起來對坐在會場后面的年輕工作人員說:你們誰在網上購物請舉手,結果很多人都把手舉起來了,因為那些是年輕人!
柳傳志說:現在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經常會出現以前沒見過的現象、以前沒見過的思想。對這些不熟悉的現象和思想,不僅要包容,更要充滿熱情地去積極探知、不斷學習。
事實上,對于了解年輕人,柳傳志不只是想了解市場、了解用戶,也是為了了解自己的員工,因為不單市場是年輕人的天下,總有一天,企業也會是年輕人的天下。他曾對記者舉例說:聯想在搞移動互聯,看著一些年輕人整天在網上“瞎聊”,也不去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但也許正是這些整天玩游戲、瞎聊天的年輕人,了解人們在移動互聯上如何交往,反而能抓到精髓的東西。“所以可能還真的是要靠他們作為技術的主導者,或者說系統設計的主導者。”
柳傳志說:“我做企業這30年來,經歷過很多事情,常會有這種感覺:你以為你已經了解了某些規律,你以為你已經形成一套做法,按照這個做法做下去,就會取得成功。但是后來卻發現又有新的事發生了,遠遠跳出了你的看法,你按照以前的思路做肯定是不夠的,所以你一定要認真對待每個新事物。”
創新要想清楚目的
作為“文革”的經歷者,柳傳志認為那場政治運動帶給自己最大的教訓就是:做人不能跟風、不能鉆營。這一原則也自然體現在后來他做企業的精神上,即做企業不能投機、不能跟風、不能為創新而創新。
2000年前后,企業界流行“快魚吃慢魚”的思想,但柳傳志覺得,事情還是看好了再做。就如自己一再強調的管理思想:確定戰略時,一定要把事情想透,想透之后,就要堅決把事情做成。
柳傳志舉了聯想兼并IBM PC的例子:2004年,聯想在成立20年之際,宣布并購IBM全球PC業務。此前,從IBM遞過橄欖枝到聯想做出最終決定,柳傳志帶領著他的團隊花了半年以上的時間進行研究:IBM為什么要賣?我們為什么要買?為什么IBM做PC虧損,我們能盈利?收購的風險是什么?我們怎么克服……當年,中央電視臺詢問柳傳志這一驚天并購的經驗時,柳傳志的回答是“想清楚”。
“今天我之所以不當聯想集團的董事長,董事也不當了,就是讓楊元慶根據自己的情況,放手去發展。當年楊元慶在并購IBM PC的時候,我自己也非常擔心,因為并購如果失敗的話,我們飯都沒的吃了,對吧?幾乎全部的利潤全從那兒來的,而聯想控股其他業務的利潤還沒形成呢,所以會非常緊張。但今天就該放手讓他發展,各個部分都放開了做。創新本身是要靠人來做的,這個企業怎么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讓這些人能夠充分發揮力量,這是企業工作者應該努力追求的事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何樂:2025年中國重卡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行業規模及盈利能力波動下調【組圖】
中國重卡行業上市企業營收均值近年波動下調,2024年...[詳細]
- 穆曉菲:【干貨】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京津冀地區北斗導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綜合產值規模超過900億元【組圖】
- 李佩娟:獨家!一文帶你看中國牛肉面之都—蘭州
-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