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創業過程中的幾次重大失敗
2015-12-21 15:01:29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青年創業網
8、支付寶“單飛”馬云陷契約門形象跌下神壇
時間:2010年
原因:為拿第三方支付牌照
結局:支付寶由外資轉為內資
這個事兒鬧出時,支付寶正準備申請牌照。當年,央行發布新文,對第三方支付企業實行牌照制度。中間有一個問題,2009年6月之前,支付寶是一家100%外資控股企業。馬云的想法是,若把支付寶變成內資,拿牌照會順利許多。
接盤支付寶的是一家內資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馬云向其轉讓了70%股權,使支付寶變成一家合資公司。2010年,馬云又成立“牌照小組”,讓時任支付寶CEO彭蕾掛帥,研究如何拿到牌照。當年8月,支付寶把剩下30%全部轉成內資。
這兩次股權轉讓,被外界理解為“支付寶單飛”。最終馬云如愿以償,2011年5月,支付寶獲得牌照,但卻給馬云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當時支付寶幾個股東,雅虎楊致遠、軟銀孫正義對該行為并不贊同,這意味著他們將失去對支付寶的控制權。僵持不下一段時間,馬云依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先拿牌照再說。
《創業家》&i黑馬認為,從情感上很多創業者肯定是支持馬云把支付寶轉為內資控制,但從商業契約精神看,馬云首先應該守約。這次事件是馬云從神壇跌落下來的標志性事件。
9、中國供應商欺詐阿里陷誠信危機馬云“痛斬”衛哲
時間:2011年
原因:管理不善
結局:高管辭職
2011年,阿里B2B公司CEO衛哲引咎辭職,后者曾被馬云游說6年,最終加入阿里。面對這份辭呈,馬云選擇的是批準。這是為何?
原來阿里發現B2B公司中,中國供應商簽約客戶有欺詐現象,更嚴重的是,有跡象表明,公司內有直銷團隊默許、協助這類現象發生。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取證,2009、2010年分別有1219家、1107家的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隨后,這2326家供應商全部做關閉處理,并提交司法機關調查。
當年,馬云通過知情人獲知,央視“315”晚會主題包含淘寶假貨,馬云立刻開展自查,并拿出170萬美元對2249名受害者進行賠償。
該年2月,馬云發郵件自曝家丑,將所有事件公之于眾。以上事件,馬云有管理之過,但經歷陣痛,還是挽回了部分公司形象。
10、推“來往”未達目的狙擊微信失利
時間:2013年
原因:盲目跟風、高管分歧
結局:來往失寵阿里另謀出路
為應對和壓制如日中天的微信,2013年9月,阿里巴巴推社交APP“來往”,馬云信心十足,稱要火燒南極,打到企鵝家里去。
2013年10月,來往用戶增長不力,大概為100萬。馬云親自動員,給員工下硬指標,若能拉來100個外部用戶,便獎勵紅包。幾個月后,阿里熱情大減。
去年年底,來往4.3版本上線,被認為不再與微信正面交鋒,由IM工具轉向社交。今年年初,媒體爆料出阿里巨額收購陌陌被拒(據《創業家》&i黑馬得到的小道消息,陌陌的最新估值已高達100億美元了)。2014年3月,阿里注資美國聊天類應用Tango(類似微信)。
由此可見,馬云已清醒地認識到,沒有社交基因的阿里,自己做IM出不來,最多是一個移動端的旺旺。《創業家》&i黑馬認為,其實馬云在做來往的時候下定決心買掉陌陌會更明智。當然啦,很多創始人都會認為自己做得比創業公司強,但事實經常會打這些強者的耳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蔡志濠:【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傳媒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從我國傳媒行業投融資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傳媒市場投...[詳細]
- 寧凱亮:2025年中國輕食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 李靈卉:收藏!一文讀懂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民生篇)
- 劉海晶:【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量子通信行業競爭派系及競爭格局
- 黃纓杰:2025年中國鋰電池行業下游市場 鋰電池下游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組圖】
- 鄭晨:預見2025:《2025年中國液壓行業全景圖譜》
- 成招榮:【干貨】投影機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袁業:2025年全球OLED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柔性OLED出貨量增長迅速【組圖】
- 劉帥:收藏!一文帶你看2025年蘭州市發展情況(經濟篇)
- 施馨童:【投資視角】啟示2025:中國北斗導航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網友評論
4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